市政协建言首都水生态环境建设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今年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中的重点议题。
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走访市水务局和市水科院,召开专家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还组织委员视察清河第二再生水厂、沙子营湿地和官厅水库;赴天津、河北了解潮白河、白洋淀水环境治理情况。最终形成了一份有分量出实招的调研报告。
9月,市政协召开议政性政协常委会,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专题协商议政。委员们按照水污染治理、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域联防联控四个主题分组,进行了深入讨论。全国、市、区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作大会发言。
见缝插绿建设小微湿地
湿地是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球之肾”美誉的湿地本身可以沉淀、吸收和降解污染物,对于提高水体环境质量、减缓雨洪灾害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北京中心城区已经很难找到可以进行大面积湿地建设的区域。中国林科院湿地研究所所长崔丽娟建议,充分利用现有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或者经常积水的区域,尤其是非首都功能疏解中的腾退用地,综合生态需求,对用地进行细致谋划,建设一批小微湿地。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考虑雨水利用,构建以调蓄洪水为主要功能的下凹式小微湿地。”她说,这可以起到减少地表径流、提高蓄纳洪水能力、减轻暴雨危害的作用。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营建不同规模的小微景观湿地,还能充分发挥湿地调节小气候、缓解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的功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崔丽娟介绍,在具有集中排污系统但缺少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村和远郊区,还可以考虑构建污染综合处理湿地,引入净化能力强的湿地生物,拦截、转化、降解污染物,提高湿地的水环境质量,减少进入下一级湿地的污染物。
打破污水处理“重水轻泥”现象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彤委员介绍,污水处理厂主要有两大产出:一是水,二是泥。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
根据本市“十三五”规划,全市污水处理厂每年产生污泥将由2014年的127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204万吨,全市污泥处理能力将达到每天6400吨。
张彤说,让泥以无害形式回归自然,第一步要实现污泥无害化,第二步要实现污泥回到土地。本市选用的污泥处理技术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高级厌氧消化工艺。该技术可以充分实现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但处理后污泥回归土地在我国的应用并不广泛。
她建议,打破目前“重水轻泥”局面,启动第三个水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加强污泥资源化知识的宣传和科普力度,引导全社会高度重视污泥处置困局,既要实现污泥不违规外运,又要解决污泥的出路,让污泥回归自然。
张彤还建议水务、环保、园林、国土等部门联合编制污泥资源化利用五年规划,明确污泥利用方向(如改良沙荒地、修复盐碱地、苗圃培育、植树造林等),明确适宜土地利用的空间范围,分解污泥消纳任务,明确相关保障措施和监管措施。
对京津冀地下水统一监测管理
京津冀所在华北地区已经成为水资源短缺“重灾区”。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亚洲委员列举了一组数字:京津冀区域人均水资源量仅239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年均供水量278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占到70%之多。
他建议,在京津冀范围内对地下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监测、治理与保护,开展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排查,建立统一的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场,并统一处理标准。
赵亚洲认为,除了采用先进成熟的治理技术,还应建立京津冀地下水环境监管联动机制,结合大数据应用,创建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京津冀统一的地下水环境评价、风险预警与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同时,京津冀还应建立一体化的水资源调配采补制度,搭起水资源统一调配管理平台,实行水量联合调度。地下水开采要采补平衡,通过区域内及南水北调的合理调配和京津合作推进海水淡化工程,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