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主汛期降水比常年同期少66.9%
原标题:主汛期降水比常年同期少66.9%
市气象局9月16日发布了2014年北京汛期的气候特征。2014年6月1日至9月15日这段汛期里,北京的气候总体表现为降水偏少,高温日偏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汛期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11.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24%,特别是主汛期的降水量仅为41.4毫米,是1951年有历史记录以来第四偏少年。
市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冀介绍,2014年汛期,北京的降水量总体偏少,特别是主汛期的降水异常偏少。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主汛期期间,即7月21日至8月10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41.4毫米,比常年同期的124.9毫米偏少66.9%,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4偏少年。历史上,1980年主汛期的降水最少,仅有37.3毫米;其次是2003年的39.1毫米;接下来的是2010年的40.1毫米。
2014年汛期的降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分布不均。市气象台副台长时少英表示,全市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在250毫米至350毫米之间,但东部地区偏多,密云、通州、平谷等地部分地区的降水总量超过400毫米。此外,2014年汛期降雨多发生在午后到前半夜,局地强对流过程多并伴有雷电、大风、冰雹等,汛期一共出现过36次主要降雨天气过程,均伴有雷电。据统计,2014年有10次明显强降雨过程;29次短时强降雨、短时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特别是风雹天气多达16次,明显多于2013年同期的9次。7月16日当天,昌平区风雹强度最大,最大冰雹直径达到7厘米,当日海淀凤凰岭阵风达9级。
从气温来看,2014年汛期的气温偏高,出现了气象干旱和闷热天气。据了解到,汛期的平均气温为24.6℃,比常年的23.9℃偏高0.7℃;观象台日最高气温达到35℃的高温日数总计为10天,比常年的7.7天偏多了2.3天。
王冀透露,由于入汛后本市降水持续偏少,温度偏高,出现了较重的气象干旱现象。从7月开始,全市就出现旱象,到7月下旬全市大部分地区处于轻旱状态,8月底时全市大部分地区已为中旱,部分地区甚至达重旱程度。直到9月1日和9月2日,全市出现大范围降水天气,雨水持续时间较长,才使得旱情解除。七八月的干旱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骆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