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好老师 | 朱世秋:全心尽力教学,以物之理树人,以理之德育人

15.09.2020  18:18

本网讯 朱世秋于2003年博士后出站到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7年来,满怀热情,勤奋工作,潜心教学。从2015年到2020年7月,任应用物理系主任,担任“大学物理学”和“大学物理实验”系列核心基础课程负责人,工作尽职尽责,带领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改革,课程育人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本着以物理学培养学生深厚的理学素养为目标,以物之理树人,以理之德育人,为人师表。坚持“六心”教学——对学生有爱心,对教学充满热心和耐心,激发学生好奇心,鼓励学生对学习有恒心,激励学生对生活充满信心。

理论和实践相融、理学与文化交叉,全面育人

自任教以来年均授课484自然学时。主讲“大学物理A(上、下)”,“大学物理C”, “大学物理实验A、B、C”, “大学物理C(上、下)等核心基础课程,参讲“生活中的物理学”、“物理学与艺术”, “物理先修课”等选修课。

对于我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生,大学物理学是难学的,很多学生是因为物理学中应用较多的微积分等高等数学知识而不能理解物理。 大多数学生应付大学物理的考试就已拼尽全力,很难再领悟物理学的育人作用。面对这种情况,朱世秋老师根据物理学是实验科学且和自然、生活密切联系这一特点,多年来在大学物理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自主创新小实验(如图1所示)、学生课堂展示课堂学习拓展和物理学家故事分享等环节,并适当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遵循学习记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注重通过分享科学家事迹及启发学生剖析物理学中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如图2所示)等,传物理之道,解人生之惑,让学生从科学的发展史中从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中,学习到物理文化和物理精神,使学生不但能明物之理,还能品理之味,通过物理学与文化的交融,潜移默化做到“以物之理树人,以理之德育人”。

潜心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水平,科学育人

为更好发挥物理学在培养理学素质和立德树人方面的优势,朱老师在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积极参加教学交流活动,多次到教学先进的院校进行学习交流,学习名师们的教学经验,调研各院校的大学物理学和大学物理实验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情况,为教学注入新鲜力量。

在教学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如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的马祖尔的同伴教学法,国外广泛采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教学体会,梳理教学理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教学研究论文6篇。

近5年来,主持完成和参加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包括省部级教改项目3项。所主持完成的教育部教指委教学工程项目“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研究”,于2020年7月通过结题验收。2019年4月到12月完成校级在线课程“物之理——大学物理(1)”的建设,该课程已在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上线开课。

自2015年到2020年7月,担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负责人,带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完成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的全面改革,建设了“大学物理实验”信息化教学资源。2019年10月,“大学物理实验”被评为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

在2020年春季学期,面临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多数理论课程均实行在线教学,而大学物理实验是需要学生实际操作、亲自动手的课程,面对师生不能到实验室上课这一难题,在学校本科生院和理学院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教学团队大胆尝试大学物理实验面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700多名学生的在线教学,制定了在线教学方案,并通过校园网、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等告知在五湖四海的修课学生。改变原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为按班级授课,每班负责老师通过腾讯会议、雨课堂、微信群、和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等对学生进行在线教学,实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利用在线资源自学,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进行在线虚拟实验,在线操作代替实验室的实际操作,既锻炼了学生实操能力,也同时锻炼了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

课堂与课外互补、理学提升素质、创新育人

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课程建设与时俱进外,朱老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第一作者发表EI/SCI收录论文7篇,并在教学中融入科研成果及科研方法。在office hour等课堂教学时间,热心耐心指导学生学习、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进行交叉学科研究。指导植物科学专业10名本科生的北京市大创项目2项,发表EI收录科研论文1篇。指导信电学院、工学院学生参加北京市物理实验竞赛,2队6学生分别获北京市第八届、第九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和三等奖。指导全校本学生参加全国部分地区非物理专业大学生物理竞赛,获农林医类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特别是2019年12月,所教学班级的信电学院本科生获非物理A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成绩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