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李保国精神:向着目标,坚定前行
时间就像老抽屉,时不时的可以从里面翻出来一些值得纪念的物件。那如果是一个30年的老抽屉呢?我在想象,我们可以从里面拿出怎样厚重的一摞价值不菲的资料?
30年,可以让荒山变成良田;30年,可以让贫穷变得富裕;30年,可以让一个人变作一面旗帜。30年,李保国同志用自己的勤勤恳恳、坚持执着,在河北农业大学成就了一段秃山披绿,荒岗生金的传奇。也留给我们一个值得学习的典型榜样,一股来自基层的正能量!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重视实践的人,也一直坚信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最后形成生产力,造福于社会。而李保国教授30年如一日的扎根在太行山上最艰苦的农村,带领学生们在这里与村们同吃同住,改造荒山,实现绿水青山,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带领全村人民实现了集体致富。真正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知识就是力量的真谛。
教师节刚刚过去,我们在歌颂教师手上的粉笔灰,在感慨老师们的职业咽炎,我想,通过李保国教授的事迹,在教师节里,我们更应该歌颂那些手上有老茧、足下有泥土、心中有大爱的老师们,他们不仅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讲台上,教书育人、传道授业,更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将专业技能转化为生产力,最终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战斗上。
还有一年我就要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了,现在也在忙碌的投着简历,奔波在每一场面试笔试间,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在谈论的都是你找的工作解决户口么?你拿到的offer年薪多少?但又有多少人还在考虑着哪一份工作更能实现自身的梦想?能为社会和人民创造更大的价值?又有谁做好了在某个基层岗位上扎根30年,不问回报,只求贡献的准备?我想我们也许忽略了这一点,我们有的时候还稍显浮躁和不成熟,在人生路上,我们需要李保国教授这样的指路明灯,指引我们寻找生命的价值,激发人生的力量。对于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我们,他是我们在工作中学习的楷模,我们需要去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需要学习他干事冲在最前头,不怕苦不怕累的公仆精神;学习他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学习他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学习他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我们是学生党员,在学校学习着各种理论知识,同时更需要学习像李保国教授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做一天贡献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着,坚持着那份信念。最近“不忘初心”一词很流行,我想我们真的需要在一开始就明确自己想要实现的人生价值,并且向着这个目标,坚定前行!
(经管学院 贺玮琦)
来源:经管学院 作者:贺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