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产业精准扶贫经验 讲好中国扶贫发展故事 产业精准扶贫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扶贫的重要论述,11月3日上午,由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共同主办的“产业精准扶贫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研讨会旨在聚焦产业扶贫提质增效、完善带贫机制、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等关键问题,交流产业扶贫最新实践成果和研究成果,探讨2020年后产业扶贫成果巩固的长效机制。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一级巡视员吴华、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黄承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钱学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一级巡视员吴华在致辞中回顾了产业扶贫的历史成就。吴华认为,通过多措并举抓投入、分类施策抓培育、围绕增收抓带贫、因地制宜抓特色等多项行动,产业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精准扶贫、开发扶贫、多部门联合行动和久久为功的生动实践。国务院扶贫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将持续加大产业扶贫的工作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到可持续产业扶贫,完善带贫减贫机制,提升贫困户参与度和受益度,坚持市场导向,加强产销对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谋划好2020年后产业扶贫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钱学军回顾了中国农业大学在脱贫攻坚中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钱学军指出,中国农业大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教育部滇西定点扶贫工作的安排,定点扶贫云南临沧市镇康县。学校立足当地情况,以“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为原则,从推动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信息扶贫、学科扶贫六方面制定规划,通过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技术示范培育产业、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等措施,精准服务贫困地区,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实现稳定脱贫,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期,中国农业大学将继续以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和服务三农社稷为己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不懈努力。
贵州省扶贫办副主任彭锦斌、山东省菏泽市扶贫办主任蔡维超、河南省兰考县县长李明俊、宁夏回族自治区闽宁镇副镇长杨青、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天津红日药业股份公司副总裁龙焕明等特邀嘉宾围绕产业精准扶贫主题作了主旨发言。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雷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张有春先后作了精彩点评。
省、市、县、镇、村和企业代表对各地产业精准扶贫的经验、做法和成效进行了报告交流。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从理论层面对中国产业扶贫进行了学理解释。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主题发言进行了点评和理论拓展。
贵州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彭锦斌:全面推行“八要素”,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彭锦斌对贵州省的产业扶贫举措成效进行了总结。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当地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立足当地背景,自2018年以来,发起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围绕“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立意民情、基层党建”八个要素,取得了培育优势扶贫产业、创新组织发展方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生态绿色发展、推进产销有效衔接和促进六个根本性转变等显著成效,推动了当地脱贫攻坚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山东省菏泽市委副秘书长、扶贫办主任蔡维超:推动扶贫车间转型升级,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蔡维超回顾了菏泽市扶贫车间的发展历史、措施和成效。他认为,只有发展产业,贫困人口才能有就业和收入。扶贫车间正是来源于农村、创造发展于农民的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创新实践。在当地政府的支持推动下,扶贫车间从“小窝棚”逐步发展为规模化企业,实现了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就业稳定化和利益多元化,扶贫车间与产业培育结合、与产业融合发展结合、与产村融合结合、与消费扶贫结合,实现了多元融合发展的效果。菏泽市下一步将促进扶贫车间转型升级,通过扶贫车间平台化发展,助力人才培育与乡村振兴。
河南省兰考县县长李明俊:抓好产业精准扶贫,巩固稳定脱贫成果
李明俊从产业选择、实现产业扶贫的路径和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总结了兰考县的产业扶贫工作。他指出,脱贫攻坚是一个全面的、整体性的工作。兰考县围绕产业精准扶贫,一是立足资源禀赋培育扶贫产业,培育独具兰考特色的主导产业,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全新产业链打造融合发展新格局;二是创新工作思路,搭建“龙头企业做两端、农民群众干中间、金融扶贫惠全链”的带贫模式;三是持续深化改革,巩固脱贫成果,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改革、城乡管理综合改革等措施。通过多措并举,兰考在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
宁夏回族自治区闽宁镇副镇长杨青:产业扶贫拔穷根,脱贫富民后劲足
杨青回顾了闽宁镇东西协作定点扶贫的发展历程,对当地产业扶贫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闽宁镇的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承载着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闽宁镇在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下,依托资源优势、夯实产业扶贫基石,强化政策扶持、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因人因户施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造出了“干沙滩”变“金沙滩”的奇迹,走出了一条东西协作脱贫之路、产业支撑致富之路、生态优先发展之路、民族团结和谐之路,取得了重大成果。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施金通:发展致富产业,稳定脱贫成效
施金通指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十八洞村根据总书记指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八洞村基于人多地少的现实情况,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立足当地传统苗族刺绣工艺和良好的生态自然条件,积极发展苗绣产业、开发生态产品,并发挥十八洞村的品牌优势,带领周边村庄共同发展。他希望借助此次研讨会的平台与不同地区加强交流,为十八洞村未来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开拓新的思路。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公司副总裁龙焕明:探索完善产业扶贫模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龙焕明介绍了企业在脱贫攻坚和产业扶贫中的经验与贡献。红日药业发挥自身在中医药研发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脱贫攻坚实践。企业利用自身市场技术优势和当地政策资源优势实施“五依托,五带动”:依托药源基地,带动当地道地药材种植采购;依托产地初加工空间,带动贫困户就近稳定就业;依托工业生产空间,带动劳动用工;依托企业产品优势和产业规模,带动地方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依托企业对当地社会经济贡献,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院长叶敬忠:中国产业扶贫的概念和学理解释
叶敬忠指出,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但是,由于社会对产业扶贫缺乏全面而整体的理解,关于产业扶贫的有些议论有失偏颇或简单武断,有些评价缺乏逻辑或理性。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际,社会各界非常需要正确理解产业扶贫,准确讲述产业扶贫。叶敬忠从产业扶贫的中国概念、产业扶贫的整体性理解、产业扶贫的组织模式、产业扶贫中的政府作用和政企关系、产业发展中的贫困户参与、各地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的多样化探索这六个方面,对中国产业扶贫进行了概念阐释和学理分析,并对产业扶贫的长效实施提出了建议。他强调,中国的产业扶贫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国特色的产业扶贫就在于通过政府的政策干预和制度杠杆对市场行为进行调控,以此实现共享式发展的目标。因此,产业扶贫本身难以仅仅用收益—成本的效率机制进行衡量和评价,而必须置于中国特色的减贫理论和制度创新中进行理解。产业扶贫作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精准扶贫战略抓手,充分体现了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整体性目标,需要从经济与社会结合、贫困户脱贫与区域综合发展相结合的整体性角度进行理解。当前我国产业扶贫在组织模式上表现为现代企业驱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资产收益分配型和农户自主经营型四种类型,产业扶贫通过一系列组织制度创新丰富了当前的产业组织体系,既巩固和强化了贫困户的脱贫增收效果,也为乡村振兴时期产业兴旺的组织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针对产业扶贫中的政企关系问题,政府与市场主体和企业之间,必然会存在产业发展的市场逻辑与政府扶贫扶弱的社会逻辑之间的张力,以及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之间的张力,这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也是需要正视和应对的自然挑战。针对产业扶贫中贫困户参与意愿不强的现象,叶敬忠指出,贫困户内生动力的提升是一项综合的、持续的社会工程。他从设立产业扶贫巩固提升期、完善产业扶贫工作组织领导、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深化社会服务供给以及加强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这五个方面提出了产业扶贫长效实施的行动建议。
在点评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毅探讨了产业扶贫的阶段性和未来发展问题。他指出,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一种形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形态。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产业是为了解决农民的基本生计问题;在2000年以后,随着农民生活的货币性支出增加,农产品与市场的距离增加,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成为重要发展议题,产业扶贫解决的是农产品远距离销售的问题;在精准扶贫时期,产业扶贫进入新时期,呈现出产业链拉长、产业发展多元化和社会广泛参与的新特征。在下一阶段,产业扶贫需要将脱贫攻坚时期好的政策和经验制度化,在产业发展中把“抓大”和“抓小”相结合,避免产业扶贫的市场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张有春指出,兰考县和闽宁镇两地体现了不同地区产业扶贫发展阶段的差异。兰考县有着长期的贫困治理历史,扶贫工作开展时间较长,各方面做法已经较为成熟。闽宁镇作为移民搬迁地区具有一定独特性,需要很多经验总结,此次会议对于总结和交流不同地区的扶贫经验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雷明对精准扶贫的本质、可持续性与做法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精准扶贫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基本工作路线的体现,脱贫攻坚在人类反贫困史和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今天的发展成就表明,产业扶贫是有效的、可持续的。产业精准扶贫要按照精准扶贫的三个层次来落实:第一,找准点。找准产品打造产业,产业选择必须与益贫相结合;第二,发准力。在选准产业之后只有生产出价值,才能使老百姓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收入,因此要形成有效的产业业态,做到产业融合、全产业链打造,实现产销对接;第三,可持续。要对接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使老百姓持续获得收入。只有这样,产业精准扶贫才能到位,这对于后扶贫时代和相对贫困治理时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指出,产业扶贫是所有扶贫政策中最有效、最持久的,是非常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产业扶贫是中国扶贫经验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扶贫过程就是各项政策不断试验、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国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有很多创新突破,政府在介入市场的过程中没有固守“本本主义”,而是因地制宜进行探索。例如,不仅有“一村一品”,还创新了“一镇一业”、“一县一业”、甚至“一省一业”的产业模式;集体产权改革突破了传统经济学中“公地悲剧”的集体产权悖论,产业扶贫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产业扶贫的实践创新超越了教科书上的理论教条,很多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难以对中国的发展实践进行解释。因此,既要巩固好产业扶贫的基础,也要总结好产业扶贫的理论,讲好中国的扶贫故事,呈现中国减贫理论和减贫实践的独特性。
在研讨会的总结中,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黄承伟用“时间好、主题好、形式好、发言好、效果好”高度肯定了此次研讨会的成效。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已经深入到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深入到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入到理论研究、学术研究、实践创新的方方面面,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示了精准扶贫思想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他强调,此次研讨会对于我国产业精准扶贫的实践和研究具有四大启示:第一,需要深刻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丰富内涵。第二,需要准确把握产业扶贫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第三,需要明确洞察产业扶贫在新发展格局建设中的作用和贡献。第四,需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深入推进减贫研究。他希望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可以把产业扶贫实践的经验总结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并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将我国省市县乡村的一批典型数据作为观察对象,进行持续追踪研究,为我国2020年后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的建设提供重要决策参考。(撰稿/潘璐 卜思源 摄影/王树远 责任编辑/邵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