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奋斗 科学报国 | 新闻评论之二:精神的力量熠熠闪光

25.06.2019  10:36

独特的气质和精神传统,是一所优秀大学的灵魂。它蕴含于深厚的历史积淀之中,凝聚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实践之中。

在共和国70年华诞到来之际,中国农业大学46年扎根曲周服务乡村振兴的故事成为媒体的焦点,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国农业大学的高度肯定,对70年来服务乡村的知识分子的巨大褒奖。曲周故事中蕴含着中国农业大学最独特的气质,曲周精神是这所百年名校精神传统的集中体现。

曲周精神是农大人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伟大奋斗之中的精神凝聚 。“中国政府无法解决中国人的吃饭的问题”,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轻蔑放言。如何让此类预言破产,是摆在社会主义中国面前的头等大事。粮食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土地,需要用科学让土地焕发生机。乡村和土地是国家最需要农大的地方,农大人义无反顾地去了,在艰苦的条件下,扎根曲周,改土治碱,改天换地。“谁来养活中国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又一个美国人布朗向中国和世界发问时,中国作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正是从曲周出发,“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彻底改变了南粮北调的历史,粮食短缺在中国不再成为问题。周光召先生把“这场在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土地治理”誉为“中国农业的‘两弹一星’”,因为它与“两弹一星”蕴含着一样的爱国奋斗、科学报国的精神力量。改土治碱、农业综合治理、高产高效绿色发展,曲周故事的每一个阶段,都在回应中国农业的重大问题。这种精神传统让中国农业大学始终把自身的发展同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曲周精神是农大人把人民幸福、乡村振兴装在心中的责任担当。 当农大人第一次来到曲周,看到老百姓守着田地辛勤劳作,却连饭都吃不饱,年年靠救济;听到“碱是天生的,盐是地长的,谁来都没办法”近乎绝望的叹息,他们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治不好盐碱地,我们就不走了!”这是他们的誓言,也是他们的行动,农大人真的没离开曲周,从帮助曲周人民解决温饱到推动他们奔向小康,农大人扎根这片热土,成就了曲周的农业传奇。盐碱地治好了,老百姓吃饱了,他们还要富起来,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进入新时代,建立科技小院,发展绿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让农村美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让农民有更大的获得感、满足感、辛福感,农大人担当起新的使命和责任。“科技小院来了就不走了,要永远都在这里!”这是46年未断的精神传承,也造就了延续46年的深厚情感。农大人成了曲周人民最亲近的人、最可信赖的人。不仅在曲周,在农大人奋斗过的以及还在奋斗着的每一个乡村、每一片土地,几乎都能得到这样发自内心的认同。这是中国农业大学最独特的精神气质。

曲周精神是农大人脚踏实地、科学奉献、前赴后继的创新追求。 在田间地头探索中国农业的真问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科学研究与国家现实需求结合,与生产一线结合。农大人到曲周之前,并非没有人治过碱,因为不懂科学,不仅没治好,反而加重了盐碱化。老一代农大人经过深入研究和细致的观察,科学地总结出了水盐运动的规律,运用浅井-深沟体系综合治理旱涝碱咸,很快实现了粮食的增产,为黄淮海平原,乃至全国的低产田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脚踏实地、孜孜以求、无私奉献地开展科学探索是他们成功的金钥匙。这样的探索创新精神在进入新世纪后,再次结出了硕果。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教授、研究生去做农民,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发展绿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张福锁、李晓林等新一代农大人的创新追求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为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做接地气的科学研究,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重大“三农”问题,蕴含其间的精神力量,同样是农大宝贵的财富。

曲周精神是几代农大人践行“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校训的结晶,曲周精神让中国农业大学熠熠闪光。在这样的精神传统引领下,中国农业大学走在时代的前列,走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前列。这样的精神传统是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激励着每一个农大人以更饱满的热情服务乡村振兴,投身于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