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石板路连夜灌缝延寿美颜
昨天凌晨,北京市养护集团市政工程一处的工程人员在人民大会堂西侧、南侧道路进行沥青摊铺养护施工,所有工程预计7月31日全部完工。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刘冕
昨天零时,十来位穿着橘色反光背心的路政人沿着长安街,一溜儿小跑地码放锥桶。吊车、叉车等四五辆工程车有序入场,等待为天安门石板路延寿美颜。
夜色深沉,华灯的光洒在天安门广场边的石板路上,柔和静谧。没有了车水马龙,可以有机会仔细看看这条铺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国道”:在日复一日大流量的交通重压下,排成“人字形”的长方形条砖表面变得粗糙了,有些区域的石板高低不平,车开上去咯噔咯噔的响。还有一些石板边角已经缺失,有些石板的间缝粘合剂已经磨没了。
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这条路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80米,一共有6万多块石板。与普通的路面砖相比,这里的每块石板都是“巨无霸”——长1米、宽0.5米、厚0.3米,重达700斤。目前,有215块石板存在破损、松动,部分需要更换,3.8万延米的石缝儿需要重新灌浆。
零时15分,破碎炮换上了钢“鼻”,比成人的胳膊还粗,对准一块标记着白色十字的石板,轰隆隆地启动了。白烟随之而起,几位路政人却丝毫没有避让,而是围站成一圈儿,手里拿着扫帚、铲子等工具,时不时指挥两句。
北京市养护集团市政工程一处项目经理赵明说:“这条路自从铺好至今,几乎每天都有人巡视,随时发现问题及时修补。尤其是最近几年,每年都会对砖石进行养护,尽量原汁原味地保存老路老石板。万不得已需要替换新砖,也保证都是‘同乡’,生产地都是山东莱州。”
每一次修路都像是“绣花”。一片区域出现砖板高差,只能破碎一块“病情”最严重的,然后通过其他办法调整周边的石板。所以几乎每一次操作都需要小心翼翼。如此精雕细琢的养护是老传统,所以目前这条路上9成以上的砖石还是老砖,服役已经超过半个世纪。
破碎一块砖,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工作人员还要不时手工清理基坑。
这处施工地十来米外,停着一辆工程车,来自衡水的路政人李师傅和同事挑着一桶水走过去。这里相当于一个临时实验站,需要随时调配修补石缝的粘合剂。“灌的浆非常容易干,所以需要随用随配。”李师傅说,“能到天安门修路,觉得特别光荣,夜里干活儿也不觉得困。”
李师傅的一些工友已经拿到了新配好的浆料,或蹲或跪忙活着。这一片工作区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只有最原始的工具:钎子、小平铲儿。有些工人干脆用普通的小口矿泉水瓶装浆。一位工人告诉记者:“砖缝儿只有1厘米,必须耐着性子一点点地弄。用小口瓶,这样碰到修补面积较大的时候可以直接‘灌’。”
记者发现,每一位工人手里还有一个标配工具——抹布。原来,灌缝时,浆有时候会流散。为了保证路面干净整洁,工人要随补随擦。值得一提的是,灌缝材料采用的是RG-G超流态灌浆料。这种材料具有防水、防渗、柔韧等特性,对延长石板路使用时间、提高道路舒适度方面作用明显。
绕着“工地”转了一圈,破碎炮稍事休息,吸盘机上阵。一块石板稳稳地吊在距地面三五十厘米的高度。3名工作人员一点点地调整着新石板的位置,保证其可以严丝合缝地砌到空出来的基坑里。“坑里已经灌注了混凝土,最后还要灌缝儿。”赵明说,“还要用小型碾子轧平。这过程需要铺皮垫儿,防止磨损砖面。”
北京城市道路管理养护中心介绍,天安门石板路的养护时间为每天零时至4时。一个晚上,数十名路政人、十多台机械设备,只能“伺候”妥4至5块新砖,整个工程预计在本月底完工。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