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杂志)地学学子的一小步

23.04.2020  15:13
版面截图   编者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专业的大一学生在2019年的暑假来到了北戴河地质实习基地,在这里,他们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以专业观世界。 山东堡的无障壁砂质沉积海岸、鸡冠山的沉积不整合砂岩碎屑、汤河地堑、海蚀地貌……没错,这一次我们见到了鲜活的。   北戴河,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游客来说,她是一个既有历史底蕴,又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而对地质人来说,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野外地质实习区,是地质实习的“天然实验室”。 为什么这么说?北戴河及其周边地区具有典型的外动力地质,内动力地质现象和独特的人文自然地理景观。在这里,不仅让大一同学对刚刚学习的《地球科学概论》、《海洋科学概论》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地大人扎实的野外工作能力,更能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磨练意志和增强体质。在这里,地大人迈出了地学研究的“第一步”。 知识总是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实践又给了我们拓展知识的机会。十九岁这年暑假,我跟随着学校的老师去了北戴河。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心胸囊括大海,在山川湖海里,我们走着炽热的青春路,人生中的第一次地质实习给我们留下来深刻印象,收获满满。 北戴河第一天的路线是山东堡无障壁砂质沉积海岸。多云伴细雨的天气。清晨六点二十分,我们从基地出发,穿过废旧铁轨,沿路一直往下,到达山东堡。 “日月盈昃,晨宿列张”,日月牵引而起的潮汐,在湿润的潮间带起起落落,破碎的白色浪花消失在沙滩。忽地起风了,风浪的营力作用于海,层层叠叠的海浪由远推近,把绿藻,鼠尾藻,孔石莼,送到沿岸。波浪从远处延绵至近岸,冲刷着圆弧状海岸,沿岸流夹带的碎屑在沙嘴处卸载。层层往上沉积,砂质愈粗,微微硌手。我们拎着水桶,踩进海里,采集不同的海洋生物样本。美人虾大小悬殊的钳子,红线黎明蟹壳的纹理,透明的水母,咸咸苦苦带点腥的海水……这些小生灵都成了我们睡梦中的主角,美极了。 前三天都是出海的路线,我蹲在沙滩上画生物简图,和旅游的小孩比谁挖的沙坑样方大,均匀的日晒和咸腥的海水,再一次鲜活了我学的那本《海洋科学概论》。 后期有了进山的路线安排,上山的时间普遍长一些,所以出发也会早一点。毕竟山高路绕,一座山的信手剖面图,也要登顶才能画得出来。 鸡冠山的得名是因为它酷似鸡冠的形状,这当中还潜藏着一个沉积不整合的地质现象。最早出发的一天,早上六点整,踩着砂岩碎屑,顺着蜿蜒的山路往上,风化后的黑云母花岗岩有些铁锈的黄色,包裹着母岩,疏松多孔,还有些雨水留存其中。山路并不好走,漫生的杂草掩蔽了脚下的路。 浅浅青青的海绿石碎屑,散落在不规则的波痕上,站在高地往下远眺,这片地方原来可能都是海底世界。底层地壳抬升,海底那片侵入岩出露地表,忍受了日晒雨淋,风化变质,而后被砂石沉积其上。它可以是个有关相遇的浪漫故事,但地质里我们叫它沉积不整合。三次地壳下沉造就了柳江盆地,形成了大规模的断层带。鸡冠山的北西侧,汤河流过下降的断块,就命名为汤河地堑。云气绕眼,断层错综,这里是鸡冠山。 鸽子窝的海蚀地貌,老虎石的连岛沙洲,车厂的复杂褶皱,秋子峪的生物化石……北戴河的多种地质现象,是我地质认知实习的生动教科书。石头里藏着的年年岁岁,都告诉着我万物生息,总是各有各的道理,没有什么是无缘而起。山路难走,地质人的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专注谨慎。这样严谨的风格深深影响着我以后的学习和探索。   (《大学生》杂志 2020年01月 文:华淼图:刘嘉琪 编辑: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