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中瑞考古学研究交流活动
当地时间5月12日,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了中瑞考古学研究交流活动。活动中,孔院举行了一场公开讲座,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魏坚教授和日内瓦大学的劳伦斯.鲍默尔(Lorenz Baumer)教授分别就“元上都——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和“中国和罗马帝国——罗马和远东之间的联系的考古学证据”两个题目进行了演讲,约40多名听众参加讲座。
在演讲中,魏坚教授从其考古遗存介绍了元上都的设计、建造、功能及其对蒙古政权的意义,他总结了自1992年至2012年中国考古学家在元上都及其周围地区所做的考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认为元上都作为元王朝的夏都,是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三重城垣和城内主要建筑的构筑是在不同阶段相继完成的,其四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元上都周围的墓葬和羊群庙祭祀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也是元代考古的重要收获。
鲍莫尔教授首先从其在叙利亚巴尔米拉(Palmyra)墓葬研究中发现的公元一世纪的一条中国丝绸残片谈起,其纤维组织和对称的装饰图案表明其产自一个中国工坊。作为罗马帝国和远东之间的一个特殊的连接点,巴尔米拉保留有不止一条这样的丝绸残片。鲍莫尔教授从更广阔的文化语境阐述了他对这块中国丝绸的认识,同时,通过所展示的考古银杯、钱币、兵马俑、中国刺绣和罗马玻璃器皿等物品的图片,通过以基因技术分析的手段对古墓的研究,通过对中外相关古籍的解读,指出有考古证据表明,至少有一些罗马商人是到过中国的,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当时的中国人在西方的存在。
此次讲座使听众对中瑞考古学家的研究视角、方法和内容有了更深、更好的认识。演讲结束后,二位教授对听众提出的问题热情地进行了解答。
讲座之外,魏坚教授还参观了鲍默尔教授的考古工作室,二位教授就双方在考古学研究方面的合作、尤其是机器人水下作业进行考古挖掘的技术的应用充分交换了意见,确定了明年的合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