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高校党的建设学科建设研讨会
5月20日,高校党的建设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历史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中心联合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出席研讨会并致欢迎辞,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陈喜庆出席研讨会,中央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欧阳淞、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高永中、中国传媒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培元、《党建》杂志社总编辑刘汉俊、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原副主任戴焰军等在会上发言。来自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全国党建研究会等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部分省级区市党校、党建研究部门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主持研讨会开幕式。
靳诺书记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据地源头、红色源头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之一。关注和重视党建研究是人民大学的光荣传统和特色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对党的建设的关注最早体现于党史研究中对党建重要思想与重大事件的关注;改革开放后,中共党史系开始有教师专门研究党的建设,在高校中属于最早开始党建研究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史以及重大现实党建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正在筹建实体性的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准备设立党的建设二级学科。
靳诺书记提出了党的建设学科建设需要考虑的四个问题:一要梳理清楚党的建设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二要深入探讨党的建设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三要重视学科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四要逐步建立健全党的建设学科的评估标准。要不断加强对党的建设基本原理的研究、对党的建设史的研究和党的建设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体现出党的建设学科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前瞻性。
欧阳淞原主任就建立高校党的建设学科的必要性和办好高校党建学科的方法建议进行了详细阐释。他表示,办好党的建设学科有利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利于办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想要办好党的建设学科,需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高校党的建设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完成学科组建,循序渐进地开展学科组建后的各项工作。
高永中原副主任表示,希望党的建设学科能够办出特点,加强对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研究,健全党的建设学科教学体系,在这一领域出成果、出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培元原党委书记表示,加强党的建设学科建设一是要明确坚持党的领导,二是要解决好选人用人的问题,三是要提升选人用人的公信力,四是要切实落实好管党治党的各级主体责任。
刘汉俊总编辑表示,党的建设学科事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的总结,事关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深化和实践探索,事关党的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中国人民大学发展党的建设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标志性、影响力和导向性,对高校党的建设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戴焰军原副主任提出,党的建设学科发展需要注意划清边界,坚持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作为研究方向;要把握党建学科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推动党的建设学科发展。
吴付来副书记表示,此次举办高校党的建设学科建设研讨会,是中国人民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高校党的建设与党的学科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有益尝试。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的高地,拥有国内最齐全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中共党史是全国唯一的重点二级学科。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商讨高校党的建设学科发展相关问题,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学科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杨凤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德山分别主持两场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高校党的建设学科建设”主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探讨,从党的建设理论创新、中外政党研究、学科体系建设以及党建教学研究等角度展开了交流和讨论。大家认为,高校建设“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应该进行党建创新,构建党建话语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建设理论体系;在保持中国政党理论建设先进性的同时,应该加大对中外政党的比较研究以及国外党建理论研究的关注度;建设“党的建设”二级学科理应加强学科体系建设,正确认识和理解学科边界,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和资源对政党治理、党建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在党建教学研究方面,与会人员在培养理念、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疑问与观点进行了交流讨论。
杨凤城书记致感谢辞,对与会专家、学者深刻的理论见解和实践思考表达了衷心感谢,希望大家能够发挥各方优势、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进一步推动党的建设学科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