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首届“民建学术论坛”
12月15日上午,在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七十周年前夕,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人民大学支部在学校举办首届中国人民大学“民建学术论坛”——“环境、能源与经济新常态下的政府变革”。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齐鹏飞,民建北京市海淀区委主委王玉梅、副主委崔新健、秘书长李春霞及其部分民建人大支部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民建人大支部主委、公共管理学院刘太刚教授主持论坛。
齐鹏飞部长在致辞中指出,在民建成立70周年之际举办这样的学术论坛意义重大,它与民建的党派宗旨、党派性质高度契合,论坛聚焦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经济新常态问题、治理变革问题等主题都是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重心所在,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绕不过去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他希望与会的专家能够就这些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将这种学术活动制度化、规划化、常态化,使之成为民建人大支部建设的重要学术支撑点。齐鹏飞部长还充分肯定了刘太刚教授提出的“先活动常规化、再活动品牌化”的工作思路,并表示党委统战部将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给予学校各民主党派的学术活动以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论坛的“环境能源问题”专题报告环节,法学院李艳芳教授指出,“十三五规划”中将绿色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绿色发展逐渐成为一种理念、一种方式和一种转型,但现有的环境资源立法、环境行政执法、环境司法都不能满足绿色发展对法治的需求。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法律的促进、保障、约束与强制功能,推动促进型立法(软法),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资源)制度,有效利用经济激励、信息规制两大工具,平衡环境行政权与司法权、环境司法权与环境立法权,最终实现绿色发展。
公共管理学院刘太刚教授指出,近十多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大跃进”式的发展和过度开发,消耗和污染了过量的战略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资源等硬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国民归属感和爱国精神等软资源,酿成了严重的“环境生态之祸”。为此,国家应该严控制房地产业的过度开发。
经济学院魏楚副教授指出,当前我国的能源效率在微观上已经处于技术前沿,但在宏观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这种能效的微观—宏观悖论的内在根源,除了技术原因之外,最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过度竞争与地方市场过度分割引起的。为此,加强顶层设计,遏制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市场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就成为破解“中国能源效率之谜”的关键。
在论坛的“新常态下政府变革”专题报告环节,商学院赵西卜教授指出,当前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存在着资产负债不完整、资产价值不真实、负债反映的内容过窄、很多应付未付事项未入账、不能提供未来资金安排的支持性信息、行政成本(管理)和服务成本(事业)难以反映等诸多问题。为此,国家已着手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从而深化了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并为最终顺利实现国家治理转型奠定了基础。
汉青研究院李勇教授指出,要加快制度创新,激活经济增量;同时也要完善监管体系,提升增长质量,从而以金融系统的革新推动供给侧的改革,以资本供给的改善引导社会总供给的结构优化。
公共管理学院刘太刚教授认为,要走出“新常态焦虑”,国家就要转变发展观——从追求“金山银山”的经济学发展观转向追求“绿水青山”的公共管理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修养生息、固本培元,养护好资源中的干细胞——环境生态,进而从“新常态焦虑”走向“新常态新希望”。
民建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主委、中央财经大学崔新健教授对论坛报告做出点评。他认为,此次论坛的主题有明晰而突出的问题意识,前瞻性强,中国人民大学各位报告人的水平很高,对问题的见解很深刻,希望这种论坛能够延续下去,越办越好。
民建北京市海淀区委主委、中国政法大学王玉梅教授作总结讲话。她指出,民建人大支部的成员都非常专业,大家怀着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在不同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论述的问题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希望各位专家的观点能够以不同的方式为国家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据悉,人民大学“民建学术论坛”将每年举办一次,持续聚焦“环境、能源及新经济形势下的政府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