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不得拒社区转诊患者
原标题:大医院不得拒社区转诊患者
今后,凡是社区医院转诊的患者,大医院不能以任何理由推托拒绝。1月28日,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方来英做客北京广播电台“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访谈节目时透露,此前提出的大医院须给基层转诊的病人留30%号源只是一个预估概念,也可以是40%或20%。凡是基层转诊过来的患者,大医院必须提供服务,不允许推托没号,并强调“比例不是主要问题,重点在于首先满足”。
转诊不畅 难过考核关
今后,患者在社区基层卫生机构看过病之后,医生如果觉得有必要转诊,大医院不能以“当日号满”等任何理由推托。但是仍有人担心会出现“大医院私下跟社区医院的医生沟通自己接收不了,让对方不给患者办理转诊”等现象。
对此,方来英表示,大医院要将提供给社区转诊病人、114预约平台以及窗口挂号服务的号源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市卫生计生委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在行政手段上,未来市卫生计生委考核大医院,就要看其与社区的转诊渠道是否通畅,并会将结果与大医院的业绩考核和财政补贴挂钩。
“我们还会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医疗保险报销政策,推动大医院接诊社区转诊病人。”方来英说。
价格调整 非单纯涨价
当前,本市医疗服务价格存在不少比价关系不合理的问题。方来英说,以护理服务为例,住院病人一天9元,但实际上医院的花费可能要到90元,远远低于成本,这将影响医疗服务供给效率和安全。也就是说,当医院管理者意识到护理赔钱时,就不会在护理上下功夫,而把精力转移到挣钱的科室和项目上去。
“我们会有升有降地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并不是一说调价就是单纯地涨价,我们更关注通过这一调整使市民得到更安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方来英表示,除了价格,还有保障问题,未来在医疗服务的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上,也会做出进一步调整。
他透露,本市整体医疗服务价格的收费项目涉及数千种,2015年会按市政府的要求起步调整一部分,而要全部完成价格体系调整,大约需要两至三年时间。定价由市发改委负责,届时会有一个统一定价标准。
协调产床 2015年内增百张
近年来,产妇建档难问题日渐突显。方来英坦言,建档难突出体现在妇产医院、协和医院、北大妇幼医院等三甲医院,但这些医院主要承担的任务应该是高龄、危重产妇的保障,而本市各区县的妇幼保健医院和一些乡镇卫生医院也有产床,对于顺产妇来讲,是安全有保障的。对于高危产妇,则需要在三甲医院完成分娩,这同样涉及到转诊问题。“我们现在对高危产妇,要求任何一家三级医院的产科都必须接诊。”
方来英表示,三年内,本市将再增1000张产床,预计2015年可增加100至200张床。市卫生计生委还对三级综合医院提出了要求,即必须建妇产科。此外,本市也会鼓励社会资本在产科建设上给予更多投入。
社会资本 社区开连锁
社会资本办医始终是医疗资源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方来英看来,北京对社会办医完全处于一种放开的状态。过去几年里,社会办医机构在北京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北京医疗机构总量中60%是社会办医。随着分级诊疗力度的加大,基层对社会资本办医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政府不仅希望社会资本建立专科或综合医院,更愿意拥有良好口碑的社会资本能去开展诊所、门诊部这种基于初级医疗保健任务的医疗机构。”方来英透露,北京已有社会资本准备投资在北京办连锁诊所,预计2015年年内市民就会在北京看到民营连锁社区医院。
事实上,非政府主办社区卫生机构在北京早有先例。方来英说,全市已有50多家由企业、厂矿主办的社区医院在良好运行,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让这些医疗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三地对接 携手提质量
谈及周边外省市患者扎堆进京看病的问题,方来英分析,来京看病的外地患者中,河北省约占20%。2014年,市卫生计生委积极推动河北燕达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与北京朝阳医院,北大六院与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北大三院与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其中,河北燕达医院已纳入本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2014年11月,燕达医院门诊诊疗人次较10月增长17.27%,较2013年同期增长142.47%;出院人次较10月增长20.94%,较2013年同期增长200.58%。
“天坛医院也准备进入燕达。”方来英称,这既有利于河北省和北京市远郊区患者就近获得优质医疗服务,也有利于北京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明确城市战略定位。“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交流,提升河北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形成京津冀一体化,公共服务水平一旦趋齐,河北人看病就不用大老远往北京跑了。”
2015年,本市将研究促进三地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接,签订实施京张(家口)、京曹(妃甸)对口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向北京周边地区发展,疏解首都非核心医疗卫生功能。(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