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召开 坚定必胜信心 迎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场大考 郭金龙讲话 王安顺作说明 杜德印吉林吕锡文出席
来源:北京日报
日期:2015-07-12
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关于追认给予王洪钟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关于递补候补委员李万钧为委员的决定》
7月10日至7月11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召开。会议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谋划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市委书记郭金龙强调,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深刻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攻坚克难过程,也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地把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头等大事,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感、使命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投身发展变革的伟大实践,全力打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场攻坚战,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作关于《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审议稿)》的说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政协主席吉林、市委副书记吕锡文出席。
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关于追认给予王洪钟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关于递补候补委员李万钧为委员的决定》。
郭金龙在讲话中首先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他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实践,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开辟区域优化开发的崭新局面。在不远的将来,京津冀这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区域,将形成良性互动、一体发展、协调发展的全新格局,展示出更为雄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对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服务全国转型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解决“大城市病”、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根本出路,是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升发展水平和城市品质、更好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抉择,为北京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当前,北京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和“大城市病”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切,成为我们不能释怀的最大焦虑。究其原因,既有城市发展太快的客观因素,也确有我们认识不到位、解决矛盾的决心不够大的主观问题。比较而言,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和服务意识都是较强的。但在经济发展问题上,我们的确存在“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有聚集资源求增长的路径依赖,尤其是一想到增速、就业、财政收入等现实问题,就自觉不自觉地对如何发挥首都优势促进北京发展考虑多了一点,而对怎样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首都功能的特定要求考虑少了一些,思想深处确实有求增长的情结和舍不得的纠结。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让我们思想豁然开朗、受到极大教育和鞭策。现在,中央加强顶层设计,作出了全面系统规划,提出了明确目标任务,从国家战略层面动员中央部门、部队单位和兄弟省市共同行动,给予重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地把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头等大事,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感、使命感,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新业绩,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郭金龙强调,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打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场攻坚战。他说,落实城市战略定位,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必须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先导和突破口。一要坚持“控”与“疏”双管齐下。在“控”方面,要制定更加完善严格的产业限制目录和人口调控目标,坚决守住各类功能禁止和限制底线,严格控制新增人口;在“疏”方面,要遵循疏解规律,把握节奏,加强配合,协调好利益关系,使疏解工作有序有效。二要坚持市场与政府两手用力。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完善面向市场的服务,对于列入疏解的项目,属地政府都要有“嫁女”的心态,积极为疏解创造便利条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对市场的调控和引导,形成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治理体制和机制,使各项工作都能按照城市战略定位的要求来推进。三要坚持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但不是我们解决城市发展管理问题的全部。在把功能和产业疏解出去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和支撑首都功能。围绕解决城市发展“短板”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环境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完善服务配套,提升城市品位,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疏解与提升带来的好处,积极理解、支持、参与,共同做好疏解工作。他强调,市属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要在疏解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要拿出筹办北京奥运会、服务保障国庆60周年和APEC会议等重大活动的劲头,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不等不靠,主动对接,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向前推进。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郭金龙强调,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规划纲要》,深刻阐述了在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课题,指明了北京工作的方向。我们要认真落实城市战略定位,进一步提高北京发展和管理水平。一是服务保障能力要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要深刻认识北京各方面工作具有的代表性、指向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不断增强服务全国政治中心的功能,高水平履行好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确保首都安全稳定,让城市更加宜居,让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要把搞好服务体现在北京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实现北京自身的发展。
二是人口资源环境要与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始终立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首都可持续发展水平。《规划纲要》中明确了23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这是我们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
三是城市布局要与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按照城市战略定位的要求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十三五”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调整等工作,切实做到“先布棋盘再落子”。积极探索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等“多规合一”。市里要统筹研究,明确各区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角色和定位,以及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的任务和责任。要控制开发强度,提高发展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强化服务管理。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红线划定后,要加快探索建立相应的保障和实施机制,决不能成为一条可以随意触碰的“虚线”。要聚焦通州,深化方案论证,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经济发展要更好地服务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实质是深化结构调整和优化空间布局,实现新常态下更高水平的发展。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发挥更大作用。切实抓好在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做强“北京服务”品牌,实现服务业结构与功能的完善、品质与效益的提升,进一步强化城市服务保障能力,使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更加方便,使首都功能得到优化和提升。
五是在协同发展中落实好城市战略定位。协同发展是一部“协奏曲”。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协同意识和服务意识,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主动融入到区域协同发展之中,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凡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工作,都要主动去做、尽心尽力去做,在协同联动中确保目标实现。当前,要聚焦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升级转移三大重点领域,力争率先取得突破。首都聚集着大量的优质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仅是北京的,更是属于全国的。必须最大限度发挥好这些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服务全国、服务周边的发展,实现区域良性互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郭金龙指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深刻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缺乏现成经验,必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攻坚克难过程,也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迎接“大考”,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定夺取胜利的信心,增强主动作为的自觉,弘扬攻坚克难的作风,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深刻认识到这是首都发展史上的新航程,紧密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充分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投身发展变革的伟大实践,努力考出好成绩。我们要增强必胜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不罢休,坚决完成好中央的部署要求,努力开创首都北京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王安顺就《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审议稿)》向全会作说明。他说,制定好《贯彻意见》,对于推动下一步工作十分重要。《贯彻意见》从重大国家战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必由之路、北京科学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我们的重大责任使命等方面,阐述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贯彻意见》从严格控制增量、有序疏解存量、加强人口调控和研究制定鼓励疏解的相关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目标要求和重要举措;对完善城乡空间格局、推进中心城区功能优化重组、规划建设好市行政副中心、加强城乡结合部地区改造建设、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进行了部署;对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升级转移等任务作出了安排;对充分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共享、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出了任务和要求。《贯彻意见》提出在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推动建立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并对加强组织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分组审议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审议稿)》。大家紧扣主题,深入讨论交流,就贯彻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意见建议。
郭金龙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全市上下要认真组织好《规划纲要》和《贯彻意见》的学习,学出境界,学出信心,学出思路,学出干劲,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都真正认识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全市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更是必须共同完成好的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努力在全市形成深入学习贯彻的浓厚氛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充满机遇挑战的系统工程和深刻变革,需要全市上下长期不懈的努力。完成好这一重大的历史性任务,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切实加强引导,使我们的工作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各区县、各部门要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更大合力。要注意把握节奏,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要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各自岗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把中央的部署要求和全会提出的任务全面落到实处。
市委常委叶青纯、李士祥、陈刚、李伟、姜志刚、苟仲文、杨晓超、潘良时、张工、戴均良以及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