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欢迎回家!多项“硬核”举措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本网讯 6月8日,我校第一批次符合返校要求的毕业年级学生正式返校复学。经过前期学校各部门的反复斟酌、细致论证与通力合作,在各项“硬核”举措的保障下,学生返校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截止17时,东西校区已有365名学生顺利完成返校手续。
学生返校前需申请“健康卡”并通过审批,于校门外(东区东南门、西区西门)返校学生专用通道中展示给志愿者核验。
为给返校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学校特别招募返校工作专项志愿者,全程服务引导返校学生完成报到手续。
校门岗亭设置体温检测仪,只需轻扫手腕即可检测实时体温。
据了解,东西校区共安装检测棚4个,测温柱12个,并每日对所有保安执勤点进行消毒,同时增加值守班次。
学校在东西校区分别设置返校学生专用通道,东校区自东南门至奥运场馆西侧广场,西校区自西门至主楼前广场。在前往报到区的沿途,东西区各设置了一个消杀区,特别准备了无接触手部消毒机以供返校学生进行手部消毒,长途返校有需求的同学还可以在消毒后领取口罩进行更换。
报到区按照学院划分,另设服务中心专区,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信息化办公室、一卡通中心和后勤保障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人现场办公,第一时间解决返校同学的实际困难,保证学生返校“一站式”服务。图为东区报到区。
报到区按照学院划分,图为西区报到区。
返校学生须出示“我的健康卡”下方二维码,经老师扫码确认完成报到手续。
学校为每一位返校学生配置包含口罩、酒精消毒湿巾、免洗酒精凝胶与体温计等防疫物资的防疫健康包,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防疫物资需求。考虑到最近多变的天气,学校也准备了部分一次性雨衣以备不时之需。
老师向学生发放“健康包”和“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管理指导手册”。
学生公寓楼实行门禁刷卡形式入楼,入楼后有红外测温和信息确认设备。同时,公寓值班员24小时三班轮值,要求每日报告住宿学生的健康情况,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学生公寓楼对空调、洗衣机、开水器等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清洗,对门厅、走廊、卫生间、开水房等公共区域每天进行三次消毒,为让同学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还在卫生间公共区域安装了手部感应消毒器。
为保证师生洗浴环境,浴室值班人员须对洗浴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要求在等候过程中佩戴口罩,按照地面“一米线”,保持有效间隔,按顺序进入。浴室同时实行限流措施,严格控制人数。
按照学校管理规定,食堂要求分流错峰就餐,佩戴口罩流线就餐,提倡自带餐具绿色环保就餐。
要求每桌一人,就餐人均距离1.5米,就餐完毕间隔一米有序离开,不做停留。
东西区食堂共购置免洗手部喷雾消毒器60台,为师生饮食安全保驾护航。
东西校区分别配备一辆应急转运车,并安排两名专职司机24小时待命,主要承担发热学生前往医院的转送工作。
东区一教与西区新教学楼一层教室面向学生开放,开放教室门口张贴二维码,学生需扫码进出。
开放教室张贴座位标识,保证学生间隔。
学校图书馆面向师生开放,实行手机预约入馆。
学校引入人脸识别设备,在大门、主楼、学生宿舍、食堂及部分教学楼等公共区域部署设备90余台,整合一卡通、人脸识别等系统,师生可通过多种认证方式在1至2秒内完成身份认证和体温检测,体验“刷脸走遍校园,无卡一身轻松”的便捷服务。
结合大数据技术,学校信息化团队打造并推出了返校态势感知平台,可实时查看人员聚集情况,对体温异常人群进行预警,一旦校内发生疑似感染,通过该平台可第一时间找出密切接触人员,为学校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校医院在东西区校门口、宿舍楼及食堂附近共设8个应急观察点,校医院医生24小时急诊值班,返校学生身体不适可随时到应急观察点或校医院就诊。为防止师生就医聚集专程开发了预约挂号系统,为学生返校做好充足准备工作。图为前期应急演练资料图。
校园内横幅。
(图片:郭忠、潘彩清、马文哲、姜萍萍、孟祥慈,学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