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召开文献资源建设座谈会
4月2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文献资源建设座谈会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召开。图书馆副馆长刘春鸿主持会议,院系教师代表、院系资料室工作人员、图书馆采编部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刘春鸿副馆长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她表示,文献资源建设是全校的一项整体工作,由图书馆、院系资料室、教师科研经费三级组成的资源建设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作为全校文献资源建设的牵头单位,图书馆希望继续加强与院系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倾听院系教师的文献需求,加强资源建设的针对性。
采编部主任胡宁详细介绍了人民大学文献资源建设的整体情况。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文献资源建设总经费大幅增加,2012年至2016年五年间翻了一番,能够较充分地满足院系师生对资源的需求。目前,图书纸质资源采取招标采购的方式。其中,外文图书和大码洋图书采取“采访人员初选——各院系专家推荐——馆务会审核发订”的采选模式。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图书馆一直努力将全校文献资源通过图书馆统一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揭示,目前已有24个院系和基地加入这一系统中,实现了资源的统一检索。胡宁表示,图书馆非常希望院系师生通过荐购系统、意见与建议、邮件、书展等推荐方式,积极参与学校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尤其是院系专家推荐的经典书刊,能极大提升学校文献资源建设的整体水平,助力创建一流的学科资源体系。
采编部副主任侯景丽从资源现状、采选流程、增值服务等三方面介绍了数字资源采购工作。近年来,数字资源采购经费逐年增长,目前已占文献资源购置总经费的60%。采购流程为“院系推荐—开通试用—试用评估—小组讨论—综合考虑”,采购原则为优先重点学科、兼顾新增学科。随着中国人民大学电子资源购买数量的增加,图书馆也尽最大可能要求数据库商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以更好地为专家学者服务,例如,通过提供1000个个人账号解决了我校教师在校外访问CNKI的方便性问题;为有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需求的老师争取到了英文学术论文润色服务等等。
统计学院赵彦云院长、法学院韩立余教授、文学院陈晨副教授等20余位院系教师代表纷纷发言,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图书馆人性化的资源建设服务,另一方面表达了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对图书馆的感性认识,提出了具体的文献资源需求。
苏州校区图书馆徐建老师结合工作实际,就资源经费使用、采购形式和特点等做了经验介绍。采编部相关老师就院系教师代表们关心的资源采购渠道、反馈渠道、数据库续费衔接及规范使用、资源利用的便利性等细节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解答。
文献资源建设对于高校学术竞争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此次座谈,图书馆将积极吸纳院系教师代表的荐购意见和建议,积极完善我校的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