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AP:怎样做到“因材施教”?

30.12.2015  16:21

来源:“光明微教育”微信号 2015-12-29 于世洁

  如何能够在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如何在既提高学校自主性的同时,又能兼顾教育的整体公平?

  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始终是关系中国社会长远发展的最核心问题,也是当前中国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而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则从招生制度角度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化。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三大教育改革方向。

  可以预见,在“十三五”规划时期,教育改革将逐步迈向更加自助、多元和综合方向迈进,总的来看,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近年来学生课业负担逐步减轻,教育自主化空间逐步增大。但是,在肯定教育改革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更加注意到教育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复杂系统,任何单一改革如果缺乏综合性配套措施的推进,都难免会出现“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具体到当前教育改革的阶段来看,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平衡中国教育的基础性与创新性,全面性与多样性,自主性与公平性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欧美诸国已经开始肯定和学习原有东方教育中的诸多优点,如何能够在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如何在既提高学校自主性的同时,又能兼顾教育的整体公平?这将是中国教育改革未来的重要课题。

  目前,全国40余所高水平大学和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学联合发起的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采用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和CAP(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相融合的创新方式,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迈出了探索的重要一步。

  慕课大学先修课程邀请大学教授和高中教师,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将大学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并精心制作成网络公开开放的在线课程面向全国学生开放。慕课大学先修课程包括三大类。一是“学术志趣类课程”,以此帮助学生在大学和中学共有的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等学科上做好衔接,为中学生发展学术兴趣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素质拓展类课程”,这一类课程主要包括综合素质拓展课程,例如人文艺术等类别的通识课程,以此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完善人格教养;三是“专业导论类课程”,例如心理学导论、机械工程导论、电子工程导论等,这类课程可帮助中学生快速了解大学的教育理念及专业设置,帮助他们明确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专业选择。

  从教育理念上看,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与传统教育相比有三大突出转变。

  一是从“阶段教育”变为“贯通教育”。传统教育将人的教育阶段细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中、高等教育之间的壁垒问题日渐凸显。从人的学习周期上来看,不同阶段的教育虽然有所侧重,但是人的学习渐进的过程并没有本质区别,过度人为的区分反而会导致学习过程的割裂。从实践当中来看,当前中学学生进入大学阶段之后由于课程内容及学习方式变化等原因,造成的不适应现象普遍存在。而慕课大学先修课则恰恰是针对这一问题,精心打造跨越中学和大学课程的专有衔接性课程,以引导广大中学生,尤其是学有余力的同学顺利跨越大学和中学教育阶段的壁垒,更好贯通学习周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慕课大学先修课,并不是简单的将大学课程移植到中学,通过一味的“求深求难”来提高教育质量,而是采用更加符合教育规律的方式,重新精心打造连接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性课程,以此推动和帮助学生实现“贯通学习”。

  二是从“流水生产”变为“因材施教”。传统教育受教育资源、教育模式等限制,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对所有学生采用高度同质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虽然过去十多年中,一批学校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当可贵的探索和努力,但是受限于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这些努力在程度和范围上仍然相当有限。而慕课大学先修课恰恰针对资源和师资这两大问题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慕课大学先修课的所有课程内容均放置于网络公开平台,对希望选修课程的学生不设置任何门槛。这就为一大批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展自主性、多样性学习提供了充足空间,打破了教育资源的瓶颈。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方向等选取不同类型的课程,以此在坚实的基础教育之上,更早的发展自身特长。而更为可贵的是,与一般网络课程相比,慕课课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远程互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充分与教师互动交流。而学习交流的过程也会被全面记录下来,形成一套独特的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的学习档案,从而为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和过程评价依据,通过学习者的学习大数据,挖掘出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特性,实现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慕课大学先修课所采用的信息化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全面实时的支持,为“因材施教”理念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三是从“地域教育”变为“共享教育”。传统教育受到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区域,城乡和校际之间,教育资源匹配往往存在很大区别。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对复合型综合性人才需求的迅速提高,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更加显现。但是,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一定不能是“低均衡水平的教育公平”,那样的“教育公平”已经完全无法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人才需求。因此,推动教育公平的方法只能是千方百计的提高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千方百计的采用各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的突出特点就在于,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以其便捷性、高效性和普遍性等特征,建立了一套新型的教育资源覆盖机制。相比传统教育资源分配方式,慕课大学先修课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不具有排他性,任何地区任何学校对教育资源的分享并不会减少教育资源本身,因此可以说慕课大学先修课本身就具有共享性质。此外,为了更好实现共享教育的理念,慕课大学先修课在初期筹备时就尤其注重相关课程设计,专门邀请了西部地区县级中学加入课程设计之中,将推出了一系列适合相对欠发达地区的课程教育,以此全面推进“共享教育”的实现。

  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程,实质上是在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大学和中学的自主空间,结合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平台,所形成的一套新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有共享的体系。两千年前,中国的伟大的先圣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两大教育理念,而今天的慕课中国大学先修课,正是在这条道路上的又一次迈进!

  (作者系清华大学招办主任)

编辑:苑苑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