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风景
来源:北京日报 2014-11-24 任敏 刘弼成
龙应台说,一个人走路,才是和风景之间的私会。唐诗和风景私会了一年,为此,她不惜中止在清华大学的学业。
2012年夏天,近春园荷塘花开正盛。娇小的唐诗夹杂在归家的学生人群中,她不是回成都的家,而是独自远行。
人如其名,随性飘逸。一个画面、一段文字,都会诱发唐诗出门旅行的欲望,当然也是说走就走,从不犹豫。
“小时候,父母很少限制我,常鼓励我独自出行,那时,我就想环游世界。”唐诗歪着头,嘴角含笑。
慢慢长大,唐诗发现自由越来越少,上学、高考束缚着她的脚步,就连很少干涉她的父母,也希望她考个好大学。“好像考第一、上好学校就是人生的全部。”唐诗摇摇头,耳钉在阳光下一闪,“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唐诗还是先给了父母想要的,她考上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她以为此后自己就自由了。谁知,繁重的功课,让她无暇顾及自己的梦想。周围的同学都很努力,但谈论梦想的时间越来越少,唐诗有些迷茫,努力为的是什么?好工作?高收入?还是梦想?
2012年,她偶然听说了新西兰打工签证制度,仿佛听到了梦想的召唤。“我要独立一年。”唐诗决定休学一年,环游世界。
父母坚决反对,甚至断了她的生活费。唐诗默默坚持,她一周做四次家教,一次一下午,每小时100元。看着女儿如此坚持,父母只好默许了唐诗的决定。
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唐诗一向独来独往,“一个人出行,可以省去很多社交聊天的时间。”她不愿提前规划行程,更不会提前订酒店,一切随遇而安。“这样能像风一样自由。”
2012年9月,背起12公斤的行囊,唐诗出发了。
在第一站新西兰,唐诗就遇到麻烦——钱包被盗、手机欠费。幸好有路人帮她打了电话,联系到父母。父母很着急,赶紧给她汇了钱她才得以继续旅行。那是她旅途中惟一一次求助家里。她边打工边旅行。在新西兰做葡萄种植工,到沙拉厂帮工……以前不怎么做家务的她现在洗菜、切菜样样在行。
旅途中还有惊险,唐诗搭顺风车从巴黎到里昂,司机中途竟悄悄变更了路线,唐诗执意下车,又差点儿夜宿街头……在老挝,她买好了从泰国出发的机票,但过境时竟办不了签证,“那是我最绝望的一次,我真担心一辈子都离不开老挝了。”唐诗说。
自由自在的行走,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在老挝,等待渡船时,落日余晖洒满河面,宁静美好,“那真是绝美的风景。”从里昂去普罗旺斯,唐诗搭一位老人的顺风车,老人邀请唐诗观看小镇上的划船比赛,“如果不搭顺风车,我永远也不能体会当地人的生活。”
整整一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西欧……唐诗的足迹走遍了四大洲的16个国家。
与风景的私会,让唐诗明白,很多时候不敢去选择是因为难以放弃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死守着这些,将会让你错过很多。”回到清华园,唐诗放弃了并不感兴趣的医学,转到心理学系,从事自己更感兴趣的跨文化研究。
对未来,唐诗从不抱什么期待,“做选择时,就是‘Why not’(为什么不)的心态,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唐诗说。她惟一的计划是去美国读心理学,因为她还没去过美国。虽人在校园,但唐诗下一个梦,已经启程了。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