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鸟巢”建成4年仍闲置 到处伤痕累累(图)
如今的合肥版“鸟巢”
锈迹斑斑的钢架
“鸟巢”门口的门牌
破裂的大门
记者来到滨湖新区方兴大道与广西路交口东北角处,看到传说中的合肥版“鸟巢”静静地躺在塘西河畔。这座“鸟巢”当初设计为合肥国际科技创新展示馆,后来更名为合肥美术馆。
该馆于2009年1月开建,原计划2010年8月份竣工,2010年11月已完成玻璃幕墙施工,因为改成合肥美术馆,相关设计方案局部改动,大约到2011年底,主体工程才完工,但至今没有向社会开放。
记者发现,虽然“鸟巢”尚未开门纳客,场馆上的粗大钢柱已经出现锈蚀和鼓包,有的钢柱表面防护层已经脱落,露出生锈的钢铁。透过搭建“鸟巢”钢柱的空隙,游客可以清楚地看到“鸟巢”内的地面上一些地方长着荒草。
记者沿馆前广场的台阶下到场馆底部,发现台阶旁也长满了荒草,台阶旁的一个门洞被游客当成了厕所,尽管墙上写有“此处禁止大小便”的警示牌,但是地面上仍散落着粪便,空气中弥漫着腥臊味。
在“鸟巢”的底部入口处,悬挂着“合肥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合肥市文化馆新馆(筹备处)”两块牌子,玻璃门已经破碎,一块薄木板被铁丝拧在破碎处暂充门板。
两易其名,将成文化馆新馆
游客刘先生称,合肥版“鸟巢”闲置将近四年,“就是神话里的金翅大鹏鸟,也该孵化出窝了!”刘先生称,近两亿元资金建成的“鸟巢”就这样闲置,实在是一种浪费。到底是为什么闲置?什么时候可以启用?这些问题需要给市民一个交代。
一位知情者称,从合肥国际科技创新展示馆到合肥美术馆,再到现在的合肥文化馆新馆,合肥版鸟巢两易其名,开馆时间一拖再拖,不仅是因为“鸟巢”顶部出现了渗漏等工程质量问题,也因为“鸟巢”内潮气太大,无法用作展示馆或美术馆,最后才决定改为“合肥市文化馆新馆”和“合肥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这位知情者认为,这个项目的本意绝非是建一个“合肥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改为合肥市文化馆新馆,可以说是一个“补救措施”。
正在装修,明年五月可开放
10月13日上午,合肥市重点工程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谓“鸟巢”的主体工程几乎都是采用钢柱和玻璃焊接或镶嵌而成的,因为施工质量问题,建成后确实曾经出现了漏水的情况。合肥市重点工程管理局责成施工单位修理完善、并验收合格后,已经移交给合肥市文广新局,而合肥市文广新局目前已经将其交付给合肥市文化馆使用,用于群众文化活动。合肥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鸟巢”本来的设计方案并不是用于文化馆或群众活动中心,合肥市多部门目前正在对“鸟巢”进行消防工程改造、内部建筑区域分割装修。因为合肥版“鸟巢”、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等都是滨湖新区的标志性建筑,所以合肥市对合肥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与合肥市文化馆新馆的建设非常重视,整个装修过程经过多方论证和修改,准备把项目建成展示合肥群众文化活动的大舞台。
这位负责人称,“合肥鸟巢”的装修工程复杂而庞大,如果单纯追求施工进度,可能会影响工程质量,因此装修工期可能达到一年半之久。合肥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及合肥市文化馆新馆有望在明年5月底开门迎客。
【新闻 延伸】
建筑样式曾引争议
2011年,国内某网站组织评选的“2011第二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网络投票前十名出炉,被誉为合肥版“鸟巢”的合肥美术馆名列其中。这一名单还包括中央电视台演播大楼新楼、华西村山寨美国国会大厦等。
合肥网民对此反响强烈,纷纷进行评论。合肥美术馆的主设计师孟建民接受采访时表示,合肥“鸟巢”被评丑陋并非全是坏事,起码它引发了社会对建筑美学的讨论,从提升社会审美的角度是有积极意义的。
工程进展一波三折
合肥国际科技创新展示馆正式破土动工,主体建筑由长短不一的金属杆件编织而成,外观酷似“鸟巢”。预计2010年8月竣工。
—2009年1月1日媒体报道
合肥版“鸟巢”外部玻璃幕墙有望在本月完成安装,整体工程将于12月底竣工。
—2010年11月9日媒体报道
原合肥国际科技创新展示馆已经正式更名为“合肥美术馆”。
—2010年11月16日媒体报道
预备当年国庆节开馆的合肥美术馆并未如约开馆,因为施工中遇到技术难题,导致工程进展缓慢,其中幕墙顶部漏水就是难题之一。
—2011年10月26日媒体报道
“合肥鸟巢”已从原先设计的合肥美术馆改为合肥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今年将正式投入使用。位于城隍庙的市文化馆将搬迁至“合肥鸟巢”,这里很快将成为合肥市民的“精神文化家园”。
—2014年1月10日媒体报道
“合肥鸟巢’”建成三年没开放答复:预计年底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