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口述史中心将举办首届“口述历史国际周”
“一个人的声音在世上消失了,一个人的记忆在世上飘逝了,至于她带走了什么,已经无人知晓……”
《战争中没有女性》的女作家阿列克西耶维奇震撼于这样的死寂,她拿起了笔,为这“一个人”留下点声音,留下些记忆,虽然式微,但,“能成为最有力的武器、不可战胜的武器的,唯有记忆。”
记忆流失于各地,也散落于各地,也总要有人拿起笔和录影机,以口述历史的方式把它留住并保存起来。然而,作为史学领域里既年轻又社会公众参与度高的一个分支,口述历史这门新学科在中国面临着诸多凾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更大的耐心,结合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语言学等众多人文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基本研究方法,进一步形成本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
中国传媒大学原南图书馆,今天成为崔永元口述史中心,历史在这里记录,未来也从这里发生
简单一句话说:需要有更适合公众参与的简洁模式。
12月8日—1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崔永元公益基金资助的“口述历史国际周”开幕在即。活动包括“口述历史国际研习营”(12月8日-12月12日),“口述历史国际研讨会”(12月12日-12月14日),“口述历史之后”主题发布会——口述历史展馆揭牌暨研讨会开幕仪式(12月12日)。活动邀请北美、欧洲、亚洲及国内(含港澳台地区)的口述历史从业者及专家学者,相关文化名人、国内众多优质媒体共同参与,旨在搭建一个口述历史行业的国际交流平台,探索口述历史多元、开放的未来之路。
目前正在线上开展报名工作的是国际周的第一环节“口述历史国际研习营”,届时将有国际口述历史协会现任主席Indira Chowdhury,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当选主席Doug Boyd,国际口述历史协会前副主席、德国著名公共史学家Alexander von Plato及韩国口述历史学会会长郑根植,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朱浤源等专家远道而来,与国内业界名师吴文光、杨祥银、陈墨等人及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首席记者赵一工、郭晓明,中心副主任、本系列活动总策划林卉一道,为有志进入口述历史研究领域的学员们讲授经验,开拓视野。
按照参会要求,报名学员需要具有口述历史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及作品,对中国口述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势有独到的思考。这样的匹配令学员也能进入接下来的深度探讨环节——“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
研讨会的议题涉及国际视野下的口述历史发展,口述历史在学术研究中的多元应用,多媒介传播中的口述历史,口述历史实践方法论,口述历史的法律与伦理探究等。发言议题以论文的方式提前呈交,经专家遴选后方能进入研讨环节。从一年前发出征选通知到目前,已收到投稿五十余篇,要求不仅是视角要独特,还要具备学术素养和学术经验,除了理论论文,还要有实践层面的总结。
崔永元口述史中心的”艺术-家“展馆,将老影人的家全貌展现
原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的一位七十岁老人发来论文摘要,问,能不能写写他老父亲的家史?得到了肯定回应。不久前,他发来论文和感谢信,很遗憾地告诉工作人员,他的老父亲于两个月前刚去世,他很感谢能有这样的一次机会,让他梳理了自己的家史。
这样的感动,以及“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在口述历史工作中,时时发生着,也催促着从事口述历史的人们。崔永元口述历史团队从最初的拓荒者,一年年埋头采集了四千余人、上万小时、涵盖两岸三地、国内国外众多领域的口述影像素材资料库,成为了目前国内口述史料最丰富、门类最多、规模最大的专业机构。
2012年,崔永元应母校邀请,回到传媒大学原南图书馆安顿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先后开办了几期“朝馆夕室”自习室活动,让学子们可以在中心各个博物馆里、布满海报及书画作品的艺术长廊里度过自己的求知岁月。同时吸引来书画大师都本基艺术馆、连环画馆落户中心,再加入原有的电影传奇博物馆、奥斯卡博物馆等,这些珍贵的馆藏均将于12月12日对公众开放。
“朝馆夕室”一角:在崔永元口述史中心的都本基艺术馆自习
自2014年至今,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邀请定宜庄、杨祥银、游鉴明、吴文光、梁鸿、赵一工、丁东、雷颐、周兵、余戈、唐建光、叶永烈、陈墨、张钧、郭晓明、邢小群、王宇英、沈志华、金光耀、黄平茂和郭于华等口述历史及相关领域行业楚翘,先后开办了二十余场讲座,策划举办年轻口述历史爱好者的工作坊北京—上海—香港三站的学术交流与培训。
同时,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研究中心于11月首次对公众开放一批已逝老影人的口述历史视频,分享他们的经历与智慧。其中,有百岁导演汤晓丹、王为一的人生回忆;有孙道临、秦怡、田华等老艺术家的幕后故事,还有更多不为人熟知的个人记忆。这次名为“光影记忆”的观摩活动旨在建立一座口述历史的视频博物馆,将老影人的口述与今天人们的观摩感言剪辑在一起,为未来的电影研究提供新的史料。
过去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在口述历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一段留载历史的口述史,每一个人的参与都是历史当事人的一部分。当有越来越多的人拿起手中的DV和笔时,便钩沉出了风云变幻中的人性光芒。(语鸿)
[责任编辑:王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