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当好先行 让信息化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02.08.2016 11:04
本文来源: 林业网
一、坚持创新引领,大力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互联网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要抓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和产业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优化人才队伍,深化合作交流,全面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加快建设网络强国。
加快补齐核心技术短板,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建设网络强国,首先是技术要强。要打造核心技术这个战略“杀手锏”,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有领先世界的技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要围绕国家亟需突破的核心技术,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建立核心技术产业生态体系,探索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推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
建设泛在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支撑。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关键技术研究,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统筹推进天地一体化网络融合与发展。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持续推动宽带网络提速降费,使互联网成为我国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创造就业机会、支撑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基础平台。
加快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开放,进一步释放数字红利。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把数据资源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组织实施国家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设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完善大数据产业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和生态体系。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最根本的竞争。要制定特殊政策,推动实施适应网信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人才评价机制。加大对信息化领军人才支持力度,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信息化管理人才。加大海外高端信息技术人才引进力度,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提高全球配置人才资源能力。
深化信息化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提高国际话语权。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信息化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互通新网路。继续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中阿网上丝绸之路论坛,积极推动双边、多边数字经济、大数据、信息基础设施等国际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谈判中数字经济、数字贸易、电子商务等相关规则研究制定。制定出台网信企业全球发展政策措施,支持网信企业走出去。
二、坚持驱动发展,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全面提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国防等领域信息化水平,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
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要统筹推动“互联网+”行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政策的落实,探索开展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创建工作,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促进分享经济创新和健康发展。
统筹发展电子政务,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要健全国家电子政务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完善国家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着力解决网络互通难、信息共享难、业务共享难“老三难”问题,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实现全国电子政务“一盘棋”发展。
繁荣和发展网络文化,不断增强国家软实力。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传播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高网络文化传播能力。鼓励优秀互联网企业和文化企业强强联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文化集团、媒体集团。
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让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的关键在信息化。要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坚持武装脑袋、丰富口袋,扶贫扶智齐头并进,实施网络覆盖、农村电商、信息服务、网络扶智、网络公益等工程,建立完善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推动网络覆盖、信息覆盖、服务覆盖,显著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为脱贫摘帽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加快信息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助力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快信息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让信息化的巨大创新潜力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动力。要以信息化为支撑,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深化军地部门协作,推进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网信领域是信息时代军民融合的主战场和战略制高点,加强网信军民融合是建设网络强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必由之路。要加强网信领域军民融合统筹协调,实施军民融合建设应用示范工程,打造网信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开展重大制度性、政策性、体制性创新试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网信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加快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步伐,有效支撑“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三、坚持依法治网,不断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以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为重点,加强网络生态治理,切实维护网络空间安全,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
加快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提高全社会自觉守法意识。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加快推进网络空间立法进程,加紧出台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实践亟需的法律法规,加大司法解释力度,推动现行法律法规延伸适用到网络空间。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加强信息共享与执法合作,引导网民遵法守法,做到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网络治理体系。强化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规范企业和个人信息采集、存储、使用等行为,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
强化网络安全基础性工作,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政权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加快提升网络安全技术、产业能力,提升国家网络安全保障水平。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网络安全标准,提高全社会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谋划、来部署、来推进,制定实施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充分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庄荣文)
本文来源: 林业网
02.08.2016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