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原山林场:跨越60年的“绿色接力”
09.01.2018 08:31
本文来源: 林业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坐落于山东淄博城郊的原山林场,在几代林场人的“绿色接力”中,历经60载“点石成金”:从森林覆盖率不足2%的石头山,出落成漫山苍翠的林海;从负债4000多万元的“要饭林场”,壮大为五大产业板块支撑的金山银山。
“绿色接力”60载 咬定生态发展路
在原山林场,新进职工的第一堂课是学栽树,栽树这项基本功已传承60年。自1957年建场以来,原山林场咬定生态发展路,积跬步以至千里,硬是将最初不足2%的森林覆盖率延展至94.4%。
“百把镐头百张锨,一辆马车屋漏天。”这是对原山林场创建之初全部家当的真实写照。
“那时群山裸露、满目荒芜,林场大部分是石灰岩山地,土层薄、石头多,仅适合栽种柏树和槐树。”今年74岁的段新安18岁就到原山林场工作,“当时的生产条件是,在石坡上凿坑种树、从悬崖上取水滴灌。遇上干旱年份,职工集体在陡峭的林坡上排成‘之’字形,一百多号人手把手往山上传水。”
时至今日,原山林场依然推行“三三一”工作法:林场机关人员三天办公、三天支援一线建设、一天休息。这股干事创业的劲头推动林场面积从原本一个小山头,扩展到6个营林区。
林场三分靠种,七分靠护。原山林场副场长王延成说,为了防止周边村民上坟引发火灾,逢年过节林场全员上阵盯防火。
原山林场还组建了一支专业防火队。隆冬时节,天未完全放亮,消防队员就要背负20多斤重的风力灭火机,徒步1小时登山,在指定地点打烧防火隔离带,20年已累计打烧1000多公里。
把林场当作“优质生态产品”来经营
回眸原山林场的发展史,前半程只有给荒山增绿添翠“一门心思”,后半程则算起了闯市场与保生态“两本账”。
王延成介绍,经过第一代林场人30年如一日的石缝扎根、植树播绿,到上世纪80年代末,荒山披上了绿装。不过山虽然绿了,人却依然很穷。那时又赶上了“事改企”试点和森林限伐政策。
财政断奶、限伐断粮的原山林场,开始到市场上找饭吃。长期与树为伴的林场人先后上了奶牛场、冰糕厂、印刷厂、陶瓷厂等项目,由于不懂市场多数做成了亏本的买卖。到了1996年,原山林场背负4000多万元债务,126家债主轮番上门催债,连收70多张法院传票。
“要把林场当作一种优质生态产品来经营。”林场人开始重新审视眼前这片绿水青山,他们以超前的眼光,决定发展森林旅游,开启了林业产业化之路。
1999年,原山林场在山东省建立了第一家森林乐园,恰逢当年国家假日旅游政策出台,原山抢得了先机,当年即收回全部投入。山东省第一家鸟语林、第一家民俗风情园、第一家山体滑草场……原山林场一鼓作气创造了6个“山东第一”,生态旅游品牌逐渐打响。
此后,苗圃、绿化公司、养老地产、酒厂……一项项由森林资源催生的“林业经济”,带动原山林场驶入快速发展轨道。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目前,原山林场已兴起生态林业、生态旅游、旅游地产、文化产业和餐饮服务业五大产业板块,成为固定资产10亿元、年收入过亿元的现代企业集团。
谋求绿色产业蝶变升级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说,原山林场也有个现代化目标。那就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林场现代化,在生态林保护、民生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引领等方面寻求更大提升。
为积蓄发展后劲,原山林场正运作林业产业上市。他们将下属的绿化公司与行业内一家上市公司融合,入股而不持大股,借助后者资金、管理、经验等优势,推动园林绿化业务向更高层次发展。原山的旅游板块要创5A级旅游景区,但硬件、管理都跟不上,也将借力上市公司走融合发展的路子。
“下一步的业务拓展不会盲目铺摊子,而是市场需要什么就干什么。”孙建博介绍,他们发现苗木研发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于是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共建种苗花卉研发中心,并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建设院士工作站,联合攻关苗木新品种。此外,原山林场通过租赁、购买周边村庄的荒山坡地,打造了2000亩的林业科技示范园。
原山林场的绿色产业不断膨胀,开始“溢出”原山、走向远方。这个在全国属“小字辈”的林场,却有打造百万亩大型林场的雄心。原山只有区区5万亩,何谈上百万亩?孙建博介绍,“走出林场办林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场外造林”。目前,他们已与山西省五台山林管局合作造林10万亩。
“我们还将目光投向海外,依托苗木、绿化、防火方面的优势,让林业产业走出国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的生态建设。”孙建博说。(记者 陈国峰 袁军宝)
本文来源: 林业网
09.01.2018 08:31
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六十载种出“绿色银行”
冬日的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寒气逼人。林业网
山东淄博原山林场昔日不毛荒石地,今朝绿水抱青山
昔日不毛荒石地,林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