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压缩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计生领导小组等被撤销

05.11.2014  11:31
      “××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委员会”、“××指挥部”……今年,类似于这样命名的市级政府机构,31个被撤并。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背景下,较为特殊的一类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也在“瘦身”,今年由149个减少至118个。“消失”了的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原来承担着哪些政府职能?缘何成立又缘何撤销?撤销后职能工作由谁来承担?北京青年报记者就此请市编办及多个部门详说“内情”。
  31个市级机构撤并 计生等领导小组在列
  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从市编办获悉,北京市编办下发通知,精简本市31个议事领导机构和临时机构,18个撤销、8个改为部门联席会议、5个合并调整。其中,被撤销的机构包括:北京汽车工业领导小组、北京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北京市支付环境建设与发展协调小组、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等等。
  撤并的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议事协调机构,即为了完成跨地区、跨部门,需协调多方配合来完成任务而设的政府机构;另一类是为完成阶段性工作而设的临时协调机构,如各类普查领导小组。据市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两类机构的功能性质实际一致,仅是管理上有所区别,临时机构一旦完成任务就会撤销。
  议事协调机构的前身是政府“非常设机构”,区别于常设的政府部门。1993年,国务院曾发文要求设置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性机构。对于这一特殊机构的需求,市编办副主任左铭飞表示,由于部分工作的职责范围已超出现有的常设机构,需多方配合,因此需要一个协调机构来承担。“比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领导小组,全市要完成百万亩的平原造林,任务很重、时间又很急,需要16个区县供地,还需要非常多部门的工作配合。绿化局当时成员单位的职责和范围,包含不了这么大,领导协调的级别也不够高。”
  议事协调机构继续精简撤并将成常态
  “议事协调机构之所以多了,根本上还是行政体制问题,政府职能相对比较分散,这是整个行政管理改革中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职能都统一了,就没有必要设立这样的机构了。但实际工作中,职能不太可能完全统一,经常会涉及到很多部门,但涉及部门应越少越好。”市编办副主任左铭飞表示。
  议事协调机构将来是否可以完全由部门联席会议代替?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要求凡是部门可以自己解决的工作任务,通过部门联席会议来解决,但是部门联席会议属于较松散的机制,面临重大任务时,同级部门仍不好互相安排工作任务,所以这类机构不可能完全消失。与此同时,本市还将精简议事协调机构,并将成为日常性工作,监管各部门是否有重复的领导小组、有无合并必要,对长期不开会、职能已经弱化的协调机构,将提醒部门进行撤销。文/本报记者 林艳
  聚焦
  被撤销的都是什么机构?
  31个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为何被撤并?市编办副主任左铭飞解释说,临时机构本就要求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撤销,如文物普查、经济普查、水务普查,但各个临时机构存在年限不一,短至一年内,长至5年以上,如本市已设的“缓解交通拥堵领导小组”,其撤销年限尚不能做出预期。
  至于议事协调机构的撤并,则是由于原先设置过多、过细,出现了机构的重复性问题,“比如北京市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和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这两个机构都是为了解决住房保障问题而设的,工作、职能、小组成员设置比较接近,所以进行了合并”。据介绍,目前这两个住房保障议事协调机构已合并为“北京市住房保障和住房缺席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市长陈刚担任。
  哪些议事协调机构会被撤并?市编办给出几大原则,其中有一点是部门可以自己承担的职能,不再设立;职能通过设立部门联席会议来协调;任务相近的机构进行整合设置。这也意味着,撤销的领导小组,职能将转移至相关主管部门来承担,通过部门联席会议来完成。
  北京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今年被调整为部门联席会议,“这个领导小组一直设在经信委,当年是在任务很重、又涉及需协调很多部门的情况下设立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已经形成工作机制,各委办局也都认可。所以可以由经信委牵头进行部门联席会议来协调工作。”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议事协调机构撤销的另一个方面原因是,市场机制可以调节的职能,如对“北京汽车工业领导小组”的撤销,便是出于这一原因,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主要靠市场调节的发展阶段。文/本报记者 林艳
  议事协调机构如何运作?
  紧跟时事热点或新政
  “遇问题、发文件、立小组”,这是以往政府的常规性机构在面临新生事务、突发事务时通常采取的措施,各种议事协调机构的成立多与当年的热点事件或是政策息息相关。
  200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实施之后,北京市成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调指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06年3月,在中纪委六次全会、国务院廉政工作会和全国纠风工作会都把治理商业贿赂作为当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之后,北京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北京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重点查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六大领域发生的案件,第一次发布会就对外通报了4起典型商业贿赂案件。
  组长多由分管副市长担任
  这些议事协调机构由哪些成员构成?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多数“领导小组”、“协调小组”的组长多由市政府的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则包括了多个委办局的行政主管领导。
  以“北京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为例,其组长为时任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翟鸿祥,副市长则为时任市政府秘书长刘晓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纪委、市监察局,承担日常工作,其他领导小组的成员包括当时市人大法工委、市纪委监察局、市高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发改委等26个单位的行政主管领导。
  除了分管副市长,市长也会担任部分领导小组的组长,成立于2000年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长就是时任北京市长刘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当时的市计生委,办公室主任由时任市计生委主任的肖燕军兼任。文/本报记者 董鑫
  对话
  “大部分议事协调机构没有及时撤销”
  对话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
  北青报:此次市编办做出撤销18个市属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的决定,您觉得意义何在?
  竹立家:其实近半年多来,全国各地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密集进行冗余议事机构的撤销,这个动作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本来就始终处于闲置状态的议事机构,一定要进行清理撤销,不然既起不到实际作用,又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如办公用房、人员安排等,耗费很大。此外,对于一些职能有重叠、边界不清的议事机构也要大规模进行压缩,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北青报:从机构职能角度看,当初为何要设置这些议事机构?
  竹立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部分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置是为了解决一些临时性、突出性的问题,但是问题解决以后,这些机构就沉淀下来,没有及时进行撤销。当然也有一些是根据行业、部门的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不过也往往存在职能、工作边界不清的问题。
  北青报:这些议事机构的撤销的必要性在哪儿?
  竹立家:以前一些临时成立的议事协调机构,与部分领导干部思维观念不对紧密联系,一句“要加大力度治理”的话,就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让相关部门合在一起办公,但又没有长效机制和法律效力来进行维护。因此容易成为领导主导的,运动式的、阵风式的产物,个人色彩比较浓,极其不利于依法行政。文/本报记者 刘洋
  部分撤销的议事协调机构名单
  1.北京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调指导小组
  2.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筹备工作委员会
  3.北京市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
  4.北京汽车工业领导小组
  5.北京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
  6.北京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
  7.北京市支付环境建设与发展协调小组
  8.北京市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
  9.北京市实施公务员和工资改革规范工作领导小组
  10.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11.北京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
  12.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
  13.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