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地区长期照护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27.09.2016  03:17

9月24日,第十三届世界华人地区长期照护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世界华人地区长期照护联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会议主题为“整合式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服务拓展”,会议内容包括主题演讲、论文交流、海报展示、长期照护机构参访等。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主持,北京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功主持大会主旨发言。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名誉会长邬沧萍,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国际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车兴奉,世界华人地区长期照护联会代表梁万福、邓世雄,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甄炳亮,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上海市老年学学会会长左学金,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薛承泰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大会主旨发言环节,洪大用副校长指出中国政府正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将以更大的力度推进优势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的进步,将一如既往关注和支持老年学科的发展,努力保持和巩固老年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深化老龄科学研究,同时积极致力于建立包括长期照护在内的综合性老龄政策体系,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和完善。中国人民大学开设多个老年学相关专业,包括社会学、人类学、人口资源环境、人口学等,这些学科将在一起发挥综合优势,同时也期待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老年学科和老年学人才培养。

邬沧萍教授以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老教师的身份,以自己95年的人生经历告诫年轻人“人生百年不是梦”,他从哲学高度指出老年人口的健康长寿取决于外在环境,即存在决定健康长寿。他认为人文社会环境是影响健康长寿的最重要因素,人的健康状况是终身行为健康的结果。

吴玉韶主任对中国内地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出几点思考,他对中国内地养老服务业形势与趋势进行了总结,认为内地养老服务业呈现扩大化、缩小化和递减化的态势。他强调应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共享共用,整合资源,瞄准重点人群,坚持专业化方向,培育龙头企业。最后重点是发展社区小型养老机构,指出养老机构的“小型化,社区化”是方向。

甄炳亮书记认为目前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供需结构性矛盾大,二是没有充分释放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的潜力;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四是没有形成民政主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监管体系。因此,他认为今后养老服务业要从建机制、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强监管、重基础六个路径去开展。

世界华人地区长期照护联合会代表梁万福和邓世雄分别代表长照联会介绍长期照护开展情况。台湾大学社会学系薛承泰教授介绍了台湾长期照护服务开展16年来的经验。上海市老年学会会长左学金介绍了上海市长期护理实践开展情况和实践成果。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介绍了北京市长期护照体系设计和制度建设情况。

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两岸四地500多位老年长期照护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实务工作者、研究生集聚一堂,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拓展三个方面共同探讨了整合式长期照护服务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论坛主题包括“长期照护的社会支持”、“医养结合与长期照护”、“智慧养老与长期照护”、“互联网与长期照护整合服务创新”、“老年照护的人力资源”、“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设”、“社区居家一体化长期照护”和“长期照护管理体制”。

世界华人地区长期照护联会自2002年开始,每年于不同地区举办世界华人地区长期照护会议,以促进长期照护服务在华人地区的发展。会议曾于香港(2002、2011)、台北(2004、2009、2015)、上海(2005、2010)、澳门(2006、2013)、北京(2007)、杭州(2012)、宁波(2014)举行。每届会议约有500多名来自两岸四地与国际的学者、政策制订者及长期照护服务者等产、学、研专家参与,在长期照护领域有较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