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试点成效初显 看病不去大医院也可以
央广网北京4月15日消息(记者公秀华 田芳毓)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作为2017年医改工作重点,医联体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在昨天的国新办吹风会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贺胜介绍,医联体建设已经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
医联体试点成效初显 看病不去大医院也可以
医联体,是由三级公立医院或业务能力较强的医院、县级医院牵头,组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城乡医疗机构或专科之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联合体。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医联体建设以来,医联体备受重视,12日国务院常务会再次提到“医联体”,并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贺胜介绍,指导意见近期将印发执行。
王贺胜:“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205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医联体试点,逐步形成多种有效模式,试点成效初显。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起草形成《指导意见》,近期将印发执行。”
王贺胜说,医联体建设不仅可以更合理的配置资源,而且也能让基层群众享受优质便利医疗服务。
王贺胜:“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签约患者在医联体内便捷提取和使用健康档案。鼓励医联体内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等,通过“患者不动,标本动、信息动”的方式,在家门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享受到与大医院一样的检查检验服务。”
大医院舍得放、基层接得住、患者愿意去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多地开始医联体试点,但实践中也面临诸多难题,比如上下级机构之间的利益,如何共享和均衡等问题。王贺胜说,为了更好推广医联体建设,未来他们将抓四个关键环节的问题。
王贺胜:“一是通过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配套政策,充分调动三级公立医院参与医联体建设的积极性,解决好大医院‘舍得放’的问题。二是通过派遣专家、专科共建等措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水平,解决好基层‘接得住’的问题。三是通过上级医院对签约患者提供优先接诊、检查、住院等服务,解决好患者‘愿意去’的问题。四是通过探索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人员流动、分配激励、医保总额付费等机制,解决好政策‘要配套’的问题。”
医联体建设确定时间表和路线图
王贺胜透露,目前医联体建设已设定明确的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以2017年为节点,分两个阶段推进。2017年,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年内综合医改试点省的每个地市以及分级诊疗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到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
央广短评:“联体”之外 更要“连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改组历次会议的讲话里,有一个词频繁出现过,那就是“获得感”。在论述改革成效的检验时,习总书记把“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作为重要标准。而作为未来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医联体想要走得更远,立足点正是在于增强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这些年,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在一些局部地区,医疗服务甚至完全可以和最发达的国家看齐。然而,我国的医疗服务却一直贴着“难”和“贵”的标签。医联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现实做出的针对性回应。它的成立,将大医院药房延伸到社区,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三甲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大医院不仅带来了专家,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的服务水平,提升居民对基层医疗的信任度。
但是,就目前各地的医联体试点来看,真正达到制度设计初衷,让患者满意的案例还不够多。资料显示,北京市从2012年起开始推行区域医疗联合体机制,2013-2015年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不少于6亿人次,通过医联体转诊的仅占门急诊总量的1/3000左右。
不是民众不买账,而是改革的获得感还需要提升。医联体需要连接的不仅是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优质医疗资源和一般医疗资源,还需要连接民心民意民情。医患双赢,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