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不“破”不“利”

29.12.2014  17:29

 

      话题主持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  铁铮 

 

      李爱民(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目前“985”“211”面临的问题与争议,实际上是“身份文化”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一种折射。“重点建设”“非重点建设”等不同的“身份标签”,意味着一所高校资源配置和享有权利的多寡。在经济尚不发达、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不足时,国家因战略发展需要,集中力量办一批重点大学,增强高等教育竞争力,很有必要。但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加大,如果依然坚持按固有身份“分钱分权”,显然已经不合时宜,甚至已经出现了许多负面结果。破除身份壁垒是实行高校“平权”的需要,因此在管理上,首先要取消高校的身份标签,将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分类,而不是按照身份高低分等。其次,要改变行政部门直接分配资源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科学评价,在“平权”基础上让高校展开自由、公平竞争。通过破除身份壁垒,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发展环境,才能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所高校的追梦之路。 

 

      席宇梅(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985”“211”身份的破除对各类高校都是利好消息。首先,长期被忽略的普通高校将有机会与名校站在同一平台上参与平等竞争、接受绩效评价和评估,通过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赢得资金、生源、项目等资源和更多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是眼红、羡慕;其次,大牌名校在没有财政拨款、政策倾斜等方面特殊照顾后,势必会利用已有办学体量、教学和师资质量、科研数量等方面的雄厚基础迎接竞争,激发出更有价值的成果,从而进一步向世界名校迈进。当然,名校的名气和领先地位在很长的时间内不会因没有了“985”“211”的光环而消失,普通校要想获得更多资源、收获应得的成果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壁垒破除固然利好,但科学有效的大学评估机制要立即跟上,避免从个别“壁垒”到“一刀切”。此外,还要警惕和避免靠“跑项目”替代用心发展的不正之风。要让真正做得好的高校得到相应的肯定和支持,激励各类高校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张小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从坊间的“985”“211”高校存废之议,到教育部负责人破除“985”“211”高校壁垒之说,均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如此的高关注,本身就透射出“985”“211”高校的身份差别,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985”“211”高校初设的动机是好的,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利害相杂,时间久了,其弊端也就出现了。现在的“985”“211”已成为一种标签和等级身份的象征,而且被固化了。学生找工作、教师发文章,用人单位、办刊机构首先看你是不是“985”“211”高校,如果不是,机会都不给。校级领导职务、国家经费划拨和社会资源投入,也因“身份”不同而发生巨大的差异。“教育公平”梦,在这里就似乎折断了。所以,打破“985”“211”身份壁垒,淡化高校之间的“门第”观念,在诸多方面对所有高校一视同仁,无疑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水平整体发展、影响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务实之举。 

 

      韩宝志(天津大学档案馆馆长): 

 

      要破除“985”“211”的身份壁垒,首先需要弄清几个问题:壁垒是什么?壁垒从何而来?我们现在所说的壁垒,是国家重点投入部分高校,造成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985”“211”高校,大多历史悠久,是依靠实干逐渐形成的,其诞生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的进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教育的需求,国家发展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使目前“985”“211”的格局显出不适应。国家层面的“2011计划”实际上已经开始破除这样的壁垒。“985”“211”壁垒的突破,在资源分配上相对容易一些。但这些学校实力雄厚,即使调整了分配方式,仍然也会获得更多资源。从这个角度讲,所谓的壁垒,实际上对这些学校是不存在的。很多时候,这些壁垒来自内心深处,一个学生没有名牌大学的经历,是否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虽然没有名牌大学的科研实力,但是否也积极为国家、地方建设努力了?“2011计划”的各个学校是否努力了……  我们在抱怨国家有壁垒、资源分配不均之前,应该想想,我们为国家做了什么?我们尽全力了吗?(A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