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单双号限行看尾气污染的长期治理

03.11.2014  12:17

北京正加速淘汰老旧机动车。图为在北京天交汽车解体厂内正在进行车辆解体。

图为3000多辆报废车堆成一座小山,足有5米高。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曾鼐)为严控APEC会议期间污染物排放,北京从11月3日起,实施为期10天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这项短期的严苛措施有无长期的制度保障?中新社记者在实地采访中了解到,加速淘汰老旧机动车、加强遥感监测等环保执法力度、全面改善油品质量等措施,已在北京执行得越来越严。

  2010年底,北京开始控制机动车新增数量;2014年,又把新增机动车的控制指标,由每年24万辆减至15万辆。

  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逾550万辆,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分别占空气污染总量的86%、32%、56%;PM2.5来源中,机动车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占本地排放源的31.1%。

   淘汰老旧 加速进行

  走进北京天交汽车解体厂,巨型机车隆隆作响。3分钟内一辆白色面包车便“面目全非”,车顶被砸扁,车头车尾向上翘起;不远处,3000多辆报废车堆成一座小山,足有5米高。

  “老旧车报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李昆生说。

  他介绍说,为促进老旧机动车淘汰,北京自2011年7月开始对淘汰已使用6年及以上的载客汽车、载货汽车和专项作业车给予政府补助,目前对于直接报废解体的小轿车补助约为9000元(人民币,下同);截至2014年9月底,投入29.3亿元财政补助,近三年来,北京累计淘汰116.6万辆老旧机动车。

  李昆生说,一辆欧I标准老旧车的排放,相当于4-5辆欧V标准的新车,“这意味着淘汰的116.6万辆老旧车,已实现年减排40多万吨。”他补充说,以旧换新车辆占新车销售量的80%以上,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提升。

  拆毁后的老旧车做什么?天交汽车解体厂董事长张学贵介绍,会将钢铁、重金属等分类循环利用,再将杂质做特殊处理。

   遥感监测 填补空白

  “尾气遥测,合格”,黄色和绿色的字体在黑屏幕上跳动,白色遥感车旁,工作人员正记录着数据。

  遥感监测机动车排放,指利用设备发出的部分红外光和紫外光照射尾气,对不同物质的吸收光谱进行分析,检测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浓度。

  “0.7秒可检测一辆车”,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副主任厉凛楠说。他称,遥感监测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数据将自动入库,对超标车辆将罚款300元,“填补了北京对上路行驶的机动车监管的空白”。

  厉凛楠表示,目前,北京共有85个遥感监测点。2014年前三季度,全市已遥感监测车辆597万余次,处罚4168辆。北京将发挥移动式遥感监测车的灵活性,增加20辆搭载新型汽柴一体化遥测设备的监测车,在重要路段安装150套固定式监测设备,“搭建全市遥感监测网络信息平台”。

   清洁油品 重点降硫

  雾霾严重也在倒逼中国油品质量的提升。“降硫是关键”,李昆生说,硫含量是油品重要指标之一,是酸雨、雾霾等污染现象的主要成因。

  李昆生解释称,车辆一般含有1到2个净化器,可将碳、氢转化为水等,净化尾气的“主力”靠的是净化器中含有重金属的催化剂。但汽柴油中的硫,会毒害净化器中的重金属,“所以降硫将直接带来机动车排放削减”。

  区域污染是困扰北京环保的难题。数据显示,北京PM2.5来源中,区域传输占28%至36%,若遭遇传输型的重污染,区域传输比例超过50%。

  李昆生说,北京每天约有20万辆过境车,日均有上万辆重型柴油车往来,“很多车达不到绿标标准,提高在用车辆达标监管很重要”。(完)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