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场馆如何体现中国文化的“和而不同”?

27.10.2021  09:01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 陈杭 杜燕)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下称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开幕,北京将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作为北京冬奥会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金名片和地标,冬奥场馆既最大程度使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遗产,运用科技手段对“水立方”等场馆进行改造升级,并新建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首钢滑雪大跳台(“水晶鞋”)。

  新建的北京冬奥会场馆,如何体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如何服务赛时和赛后可持续性综合利用,并与世界分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设计总负责人张利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畅谈北京冬奥会场馆的“和而不同”。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运动员在大跳台出发时可远眺长城

  中新社记者:您关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哪里?融入了哪些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处理好冬奥场馆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存的关系?

  张利:冬季运动竞赛场馆的设计,需要根据选址来确定具体的赛道曲线等标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中国第一个以跳台滑雪为主要用途的体育场馆,北京冬奥会期间将承办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比赛。其赛道为“S”形曲线,这是国际专家定下来的。

  根据这条曲线,我们用建筑的方式来确定场馆外观轮廓方案:大跳台顶端设置一处较大的空间,非常有利于赛后利用。顶部环形公共空间加上“S”形曲线,场馆规划设计外观宛如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如意”的造型,故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又被大众形象地称为“雪如意”,实现了建筑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张家口属于多风地区,为提高运动员竞赛成绩和观众观赛的舒适度,把最初确定的跳台朝向进行了逆时针20度旋转,使跳台位于山谷之中,再结合赛道两侧的侧翼结构,降低昂贵防风设施的使用量。尤其是运动员从跳台顶端出发时,能透过山谷看到远处的明代长城遗迹,这种视觉场景会正向影响到运动员对于冬奥场馆的记忆。

  滑雪大跳台,是在首钢原来的工业遗址上进行建造的,这是单板大跳台运动在全球的第一座永久跳台,也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

  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融入了敦煌壁画中“飞天”飘带的元素,并在跳台整体颜色上采用了以冬奥会徽色彩为基调的渐变方式,整体颜色偏冷,起跳区黄色和红色的渐变节奏加快,使暖色调在接近地面时结束,实现不同飘带向天空飞舞的效果,尽力呈现出大跳台向空中腾跃的形象。

  此外,还考虑到了大跳台在首钢园整体偏灰的工业背景下不显得跳脱突兀,跳台整体高度不超过其旁边的冷却塔,且不能让跳台深入水中太远,做到尽量少去侵占湖面面积。这样,“飞天”飘带在群明湖倒影的映衬下显得灵动而飘逸,与首钢园这座老工业区相得益彰。

  首钢滑雪大跳台将会永久地记录奥林匹克是如何融入城市更新当中的。

让竞赛场馆融入大众日常生活

  中新社记者:《奥林匹克2020议程》中提出“可持续性”的概念,您如何理解?北京冬奥会场馆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如何贯彻这一理念?

  张利: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有共识。联合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共有17项,涵盖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涉及自然环境友好、技术和人文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竞赛场馆如何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是我们一直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答案就是,这些赛时供运动员使用的竞赛场馆,要融入日常百姓生活,使其在赛后能被更多地亲近和使用,而非仅作观瞻、拍照。

  我最近在研究“城市人因工程学”,从人的生活感受与人体的特征出发,从不同尺度对城市公共空间与人的互动进行量化,将其规律代入目前的设计中,分析现有体育场馆所缺少的软硬件设施,予以针对性的补充完善。

  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为例,我们做了“冗余设计”(即余度设计技术),在大跳台和标准跳台的两侧都做了自上到下贯通的台阶。这些不是竞赛所必要的,但却正是基于赛后综合利用的考量。

  赛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将实现冬季可滑雪、夏季可徒步等户外运动,具备提供两个半小时慢行体验的能力。民众拾级而上能抵达场馆顶峰,且顶端较大的空间可供活动或享用餐饮等服务,让民众获得完整且丰富的运动体验。

带动都市资源向山区辐射

  中新社记者:冬奥会诞生于1924年,虽比夏奥会晚了28年,但却逐步引起更多国家的人们对冰雪项目产生浓厚兴趣。在您看来,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为何能带动都市资源向山区辐射?

  张利:无论是资金、还是知识,都是跟着人在流动。要深度参与并享受冰雪运动,就要离开都市去山区,在这个过程中,大城市中聚集的人才、资金等资源都得以实现流动。

  冰雪运动蓬勃发展,正是饱和的都市资源向周边山区辐射的过程,这是全球历史上的共同现象。把城市资源和机会带给山区,冬奥会就是促进这个反向平衡的驱动者。

  纵观冬奥会的历史,其举办地往往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和它附近的山区。

  为了吸引并留住资源,在北京冬奥会筹备过程中,中国加速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提供了更快捷的交通服务,缩短了北京冬奥会三个赛区所在城市间的通行时间,也意味着更多资源和产业被带动了起来。

  当然,只有保护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才能够保持住它的吸引力。

展现乐与世界分享的中国形象

  中新社记者:请您以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为例,谈谈中国与西方的建筑设计和评价体系有何不同?在您看来,北京冬奥会将向世界呈现一个怎样的中国形象?

  张利:我用一个粗糙的毛刷来勾画这个答案:在建筑设计领域,西方人有时会追求某个单一要素的极端,中国人更倾向于承认不同矛盾要素之间存在调和的可能性。

  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始人梁思成、我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时期的导师关肇邺,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西班牙设计大师胡安·布斯克茨(音译,Joan Busquets)等,在这些方面都有很多真知灼见。

  梁思成强调:“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关肇邺教导我“建筑不要简单地追求新奇,建筑要得体”。何镜堂在重大工程中引导我们去做一个负责任的建筑师。后来在国外学习时,胡安·布斯克茨曾开车带我去“阅读”他的家乡——巴塞罗那。我逐渐理解建成的空间和城市是如何跨越尺度影响个人生活,且被后来的历史所认可。

  这些给了我很重要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我认为,作为建筑师,一方面不要从众,另一方面更要谦逊。我们所做的建筑是为所有人,是要服务于尽量多的人的生活,建筑师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抵达他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实践机会发生在中国。以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而言,北京、张家口、延庆三个赛区的场馆都是由中国建筑师来支持设计,事实证明,北京赛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等冬奥场馆和设施,都承载了众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至于对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的评价,我想是要在未来社会生活中作出验证。其中,既包括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等对场馆给予的评价,又包括在赛后利用时包括游客等群体在内的国内、国际各方评价。

  见证冬奥场馆从无到有的过程,我认为,北京冬奥会将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开放、尊重自然、重视可持续发展,也更加愿意和世界一起分享的中国形象。(完) 【编辑:陈建】

“鸟巢”改造工程完工 将承担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
  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从Bj.Chinanews.Com
北京冬奥会奖牌“同心”正式发布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电 (陈杭 徐婧)“一起Bj.Chinanews.Com
冬奥会制服装备发布 将传统美学和冰雪运动相融合
北京冬奥会制服装备27日晚在京正式发布。Bj.Chinanews.Com
480名中国运动员冲刺北京冬奥会 力争全项目参赛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 陈杭)国家体Bj.Chinanews.Com
冬奥会首版防疫手册发布 鼓励所有运动员接种疫苗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陈杭 徐婧)国际奥Bj.Chin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