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中院通报司法网络拍卖工作情况
“疫情期间,38907次围观,9人交纳保证金参与竞拍,经过82轮竞价,位于顺义区某地的不动产,最终以1042万余元的价格成交。”据北京三中院执行局副局长杨晓军介绍,这次司法网拍,该院使用了网拍辅助智执系统来助推拍品成交。今年以来,三中院已经使用该系统管理执行案件24件,涉及拍卖标的35个,标的物总金额53.1亿。其中,成交28个,成交金额35.6亿余元,溢价率达89.52%,网拍质效大幅提升。
网拍辅助智执系统的使用,实现了法院线上发起指令,辅助机构线上提交任务,法院线上审核的全闭环式信息化管理模式,确保疫情期间网拍辅助工作更加规范高效,而这仅仅是北京三中院不断深化创新司法网拍机制的一部分。
4月23日,北京三中院通过微博直播,通报了该院近三年来的司法网拍工作情况,吸引了16.3万人次围观,来自新华社、法制日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12家媒体记者同步参与图文直播,直击现场。
近年来,北京三中院不断创新司法网拍机制举措,有效提升网拍质效,增强司法拍卖公信力。自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三中院通过司法网拍处置案件数为272件,拍卖标的物698件,标的总金额约为398.91亿元,成交383件,成交金额达139.22亿元,成交率高达81.66%,平均溢价率97.09%,节省佣金1.25亿元。
发布会上,北京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美欣介绍了该院为提升网拍质效探索出来的一套创新机制。
加强“带货”能力,北京三中院不断深化网拍贷款机制并完善网拍标的预约平台。为有效破解房产及土地使用权、在建工程、股权等大额资产一次性付款难题,三中院先后在全市法院率先建立司法网拍房产贷款机制及大额资产贷款机制;并率先建立保证金贷款支付机制,将银行贷款引入保证金预付制度,进一步激发潜在竞买人的竞买热情。在首创网拍标的在线预约平台的基础上,还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目前,该平台集预约拍品、预定周期、信息反馈、评价建议等多功能于一体,使拍卖信息及时向意向竞买人发送,促进了网拍工作的便民公开。
引入“带货”小助手,北京三中院建立了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司法网拍辅助工作管理机制。北京三中院率先在全市法院网拍工作中引入第三方机构从事网拍辅助工作后,及时制定《辅助工作管理办法》及《工作职责和要求》。明确第三方机构可从事制作视频、展示看样、接受咨询等工作,并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流程。
今年2月,北京三中院又引入“智槌”网拍辅助智执系统。系统通过手机、电脑端将辅助机构在拍卖前、拍卖中、拍卖后的所有工作内容及标准予以可视化呈现;法院通过系统发出信息化指令,辅助机构线上提交工作任务,法院线上审核反馈,辅助工作全程线上完成;法官可以通过该系统实时掌握拍卖案件执行进程,全程监管辅助工作,在线发送提醒建议,在线查看辅助工作资料,并主动获得拍卖关键节点信息推送,查看统计报表等;案件当事人也可查看、了解拍卖进程、标的推荐、看样预约、在线咨询、金融贷款等服务。最终实现辅助工作实时更新、步步留痕、全程存档,全程监管,系统打通了法院、辅助机构、当事人间的信息壁垒,形成了移动应用、标准流程、全程覆盖、一站监管、信息互通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工作模式及监管体系,促使辅助机构发挥最大作用,促进网拍工作质效提升。
拓宽“带货”宣传渠道,北京三中院还不断创新司法网拍宣传方式。在2019年“双11”阿里拍卖中,结合这一商业热点活动,北京三中院集中推出宣传一批拍卖财产,最终在全国法院“双11”阿里拍卖成交榜中,以1.02亿的成交总金额位居全国首位。今年三中院还将结合“520”、“618”、“双11”等商业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进行宣传,继续提升财产宣传率,另外,该院将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每周拍品速递”栏目,定期、集中推送拍品信息,扩大宣传;通过“淘宝”、“京东”等直播平台开展房产线下直播、司法网拍法律知识讲座等,提高公众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