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北化工“十三五”再发力 坚持创新驱动特色发展

18.11.2016  04:35

原文链接: http://edu.gmw.cn/2016-11/17/content_23008111.htm
 

光明网讯 11月16日,北京化工大学第十八次科技工作会议暨科技成果媒体发布会在该校举行。在发布会上,北京化工大学就“十二五”期间取得的部分科技成果进行了展示。中国工程院院士、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建锋,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初广文就“超重力旋转填充床反应器强化新技术”,北化工弹性体材料节能与资源化工程中心教授田明就“节油轮胎用高性能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制备关键技术”作了现场分享。

“十二五”硕果累累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北京化工大学扎实推进学校科研与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实现科研从单一的管理模式向“组织—开拓—协调”的综合管理+服务模式的转变,整体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人才,初步建立了以科研成果“种子培育推广”、“苗圃孵育”、“工程化集成”、“产业化示范”等职能划分的校内科研管理与转移转化服务机构配置,探索并初步搭建了“3+6+N”的服务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北京化工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成为首批13家与北京市政府共建的“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并获得每年1亿元连续5年累计5亿元建设经费支持;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629项,科技经费总额达27.99亿元,比“十一五”期间总量增长77%。

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签订校企横向技术合同累计2453项,合同总额超过10.24亿元,与169家企业成立了校企联合科研机构。在先后建立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厦门生物产业研究院和苏州(相城)研究院等3个实体区域研究院基础上,新建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和食品安全大数据贵阳研究院等两个非实体区域研究院;与地方政府共建了安庆、威海、沧州、济源和嘉兴等5个技术转移中心。

“十三五”再发力 坚持创新驱动特色发展

在12日举行的北京化工大学第十八次科技工作会议,学校对“十三五”时期科技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会议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北京化工大学将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科技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力。

坚持创新驱动和特色发展,这是北化工长期以来发展方向。在发布会上,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王峰进一步强调,将坚持特色发展,依托大化工的背景,大力发展原始创新;坚持工程化建设,加强“大团队”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坚持大开放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一线企业加强合作。

据介绍,在北化工“十三五”规划中,将强调“大团队—大联盟—大项目”的一流科研团队与高端创新平台建设,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国家级研发团队、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组建,政产学研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与产业化孵化示范。面向行业的高端智库建设,重点领域实现“三个一批”计划,即部署一批前沿基础研究,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形成一批先进示范工程。(记者 李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