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筑梦未来 砥砺前行奋进新时代

11.12.2017  12:32

近年来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发展

80年的求索,学校秉承传统和使命,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培育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核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的核心理念,坚持“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政治素质与专业素质并重、“”与“”相统一、成才与成人相结合的育人原则,注重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成就自我、奉献社会。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积淀形成了以“思想引领、通专结合、实践创新”为三大支柱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中明确指出,“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这一评价是对中国人民大学80年办学传统、特色、成就的高度概括。

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给陕北公学开学的亲笔题词明确了陕北公学的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自陕北公学至中国人民大学,学校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在办学和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坚持了办学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思想政治过硬、理想信念坚定、业务能力扎实、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勇于开拓。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学科方向及特色、响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于服务人民福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明确了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奋斗目标。在不断贯彻“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办学宗旨的同时,将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坚持培养“忠诚、勤勉、朴实、友爱”的道德人格,“明德、博学、求是、笃行”的学术品格,“行为精英,心为平民”的处世原则,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个性发展。

2013年,学校发布《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着眼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人才培养核心问题,从学校地位和使命出发,结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进一步强化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强调以德为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承担使命、探究知识、增强能力、奉献社会的培养要求;致力于培养具有厚重品格,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能在各行各业发挥引领作用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2017 毕业典礼上“,母校八十岁生日快乐”的祝福中饱含毕业生的深情,争做“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誓言决不忘记)

(8000 余名级新生报到,开始了崭新的学习之旅)

强化思想引领,构建立德树人大格局

学校强化思想引领,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弘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统筹课内课外,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灵魂工程”,融入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形成了服务于“立德树人”的大思政格局,并展现了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打通课内课外两个课堂;注重学校、学院和基层组织的三级联动;激励新生导师、学生党员、朋辈学长以及辅导员、班主任五个主体;突出校史教育、传统文化熏陶、国情教育与服务精神养成、网络思政、细分学生需求的分类教育等五大特色。

(“名家领读经典”北京高校市级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法学院何家弘教授讲述“刑事错案与司法公正”)

传承红色基因

注重发挥独特的校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开展校史教育,精心设计“新生第一课”,将读校史、明校情、树校风、扬校训作为贯穿始终的重要板块;建好用足学校“延安教育基地”和“正定教育基地”,引导师生在寻根探源中培育爱党爱国、爱校荣校的真挚情感;大力实施“海归教师国情教育计划”,将参加国情专题讲座、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撰写国情调研报告等纳入首个聘期考核,先后选派26个院系的119名海归教师前往98个合作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锻炼;坚持开展“寻根人大青年行”社会实践活动,在“重走人大路”的空间脉络中,用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故事、鲜活的场景,帮助师生传承红色基因、涵育家国情怀。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战胜利70 周年”学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发挥学科优势

作为国内外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传播的“工作母机”和重要基地,学校牢牢把握思想文化阵地主导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教材编撰、理论研究,先后选派54位教师参与29种中央“马工程”教材编写、97位教师参与48种教育部“马工程”教材编写,实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业教材从“第一本”到“第一流”的传承发展;设立全国首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创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等高端研究机构,并以此为基础设立全国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动员和汇集全国顶级学术资源,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创新思政课堂

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水平,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设“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探索“一体两翼”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增强教学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标杆工程;全面推行校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参加集体备课、所有教授走上讲台授课、中班教学的建设目标;落实校领导听课和教学督导制度,形成良好教学管理秩序,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空间;开展“吴玉章学术讲座”“理论名家讲堂”“学者学子面对面”等活动,邀请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干部、业界专家走上讲台,用来自一线的鲜活事例为师生答疑解惑,引导师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青年学子听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教授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中共十九大报告解读”)

推进文化育人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红船领航党员先进性熔铸计划”为依托,坚持举办读书会、知识竞答、演讲辩论赛等活动;注重以建党、建军、抗战、建国等重要纪念节点为契机,持续开展“永远跟党走”“我与祖国共奋进”“祖国给我理想”等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注重选树先进典型,先后10余人获评国家级教书育人楷模和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用温暖的事例影响人,通过学生社团和活动使核心价值观“行走”在同学身边,引导广大同学争当“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

(2016 级“红船领航”学员出操训练)

突出通专结合,培育跨学科创新发展人才

  学校贯彻“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国内学习和国外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按照“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重自主”的通识教育理念和“重根、求理、力行、有我”的八字方针,将通识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改进和加强专业教育,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加强学生分类指导,促进学生多元复合发展。

(2017 年11 月18 日,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罗德里格斯到访人民大学)

注重基础技能

学校高度重视数学、计算机、外语和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和建设,为学生深入的专业学习奠定基本思维和基本技能基础。在全国最早面向所有专业开设数学课程,特别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数学基础课教学一直发挥引领作用,教育部组织的三代教材均由中国人民大学主编。在全国率先面向全体学生实行自主选择课程层次、选择课堂的学习机制。计算机课程实行模块化、结构化教学和考核,强调实践训练,同时开设了在线学习与翻转课堂。全面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强调语言应用能力,研制并实施《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标准》。推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扩大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课程数量,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提升语文应用能力,鼓励各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开设论文写作与指导课程。

(人大学子获第二十届“外研社杯”总决赛一等奖)

倡导原典通识

学校通过建设原典研读课程,推动知识根基上的通识,系统建设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原典、中西文化原典在内的原典研读课程群,同时要求各学科开设经典选读课程。配合原典课程教学,学校开展了读史读经典活动,建设了相应的学习指导队伍和体系;系统设计了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和系列讲座,促进学生扩展学术视野、了解中外文化、融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培育问题意识。

(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教授在“读史读经典”系列讲座上授课)

落实宽口径培养

学校较早推行大类招生培养。2009年,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在全国率先实行由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课程形成毕业专业和学位的自主分流模式。2015年学校全面实行宽口径招生改革,调整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宽口径培养,打通大类学科基础课,相近专业要求学习共同的基础课程。学校跨学院建设了经济类专业通开的八门学科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实行模块化设计,并打通选修。各学科内部专业方向由学生自主选择。

(心理学系的脑电(ERP)实验室)

促进专业复合

学校设立经济学-数学、金融学-数学、新闻学-法学等十个跨学科实验班,建设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国学,古典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型交叉专业,探索形成以跨学科复合为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复合型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自2013级本科生开始,学校取消辅修审批制度。全校各专业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各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专业选修课中必须选修8-10学分的跨学科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副修专业培养方案等自主开展辅修,毕业前统一申请认证。

(人民大学承办教育部、国台办重点对台湾地区教育交流项目“两岸学子·彩虹计划”)

科研与教学融合

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明确以构建研究型学习制度体系为目标,按照促进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全面审视人才培养各方面各环节,修订相关教学管理制度文件致力于让学生有问题意识,有探究兴趣,有研究时间,有研究支持,有研究动力,有教师指导。2012年,学校全面开设新生研讨课。2014年,学校制定《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研究性教学课程建设指导性标准(试行)》,遴选出41门课程作为第一批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进行建设。学校探索项目导向跨学科研究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2015年《国际能源、环境与气候》试点取得显著效果。2016年由多个学院合作,规划递进分叉式的大数据跨学科课程体系和跨学科教师团队,开设了《大数据科学导论》课程。

注重实践创新,引领青年学子广阔天地建新功

学校大力推进实践育人,按照实践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课外研究实践项目与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相融合原则,建设科学化、多样化、创新性实践教育体系,增强学生国情意识和家国情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

完善实践育人体系

除课程实验实践、专业实习实训等常规专业实践环节外,学校在培养方案中规定了2学分的“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2学分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培养要求,设立了“本科生科研基金”和“本科生学术论坛”,鼓励学生以实践为基础,开展深度研究,强化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学校设立“课外教学优秀奖”,在本科教学津贴中设立了实践教学津贴,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指导,并将课程教学与实践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建立和完善以基地共建、科研合作、纵向规划、自由组队、基层建设五类项目为主体,以教师参与、培训辅导、应急预警、过程管理、教学对接、科研对接等六大运行机制为保障,以特色实践项目为品牌的社会实践平台,每年组织超过5000名师生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学校倡导“行为精英、心为平民”,鼓励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1995年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全国最早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高校之一,曾荣获“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全国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重大奖项。2016—2017学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达19031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75960小时,荣获北京团市委、北京市红十字会等组织颁发的18项荣誉。打造了文化助残、“青春健康之旅”同伴教育、“爱心手拉手”助学等近百项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参与“APEC”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工作并表现突出。此外,学校组织支教团,2016年获得由团中央、光明日报社评选的“镜头中最美支教团”荣誉称号,优秀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建设品牌实践项目

学校组织实施“千人百村”乡村调研、“街巷中国”城市调研、“寻根人大”历史寻访等大型社会调研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并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报道。此外,学校支持学生赴国外游学,与美国合作开展“美国政府机构实习项目”,组织学生前往哈萨克斯坦、越南和以色列等国开展“一带一路”领袖人才国别调研项目,致力于扩大学生国际视野。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连续多年获评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百余名师生获评先进工作者及个人,近千支实践团队及研究成果获评优秀团队及成果。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成立创业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彻“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创新、创意、创业”三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理念融合、目标融合、知识融合、机制融合和模式融合,构建“普及教育”、“系统教育”、“重点教育”以及“实践教育”四个层次递进衔接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通过“创业之星”大赛等活动大力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依托文化科技园建设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学校与各省市、企业等合作建设了实践教育基地及创新人才工作站40余个,创业实习实训基地20余个,其中海外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1个。学校注重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完善培养环节、创新学习方式、培育就业创业能力等紧密结合,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此外,学校“创新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明德厚重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已经形成品牌,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美国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