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精准扶贫 助推乡村振兴”研讨会在京举办
4月8日,“农机精准扶贫 助推乡村振兴”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国家相关部委的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的领导与专家,高校教授及部分省市农机管理部门、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等近百位嘉宾出席,共同探讨与交流农机化精准扶贫的发展之路。该活动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主办,上海三久机械公司协办。
2018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召虎在致辞中讲道,做好推进农机精准扶贫工作,对于助推乡村振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把贫困地区作为支持重点,而农机精准扶贫更要按照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统筹推进。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左家和在开幕致辞中认为,目前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很重要的却也是短板的便是农业机械现代化。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副司长李安宁在研讨会上作了以《农机化精准扶贫的路径与措施》为主题的报告。李安宁首先讲解了农业农村部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形势和任务,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脱贫攻坚新部署新要求,重点要做好“六个坚持”:一是坚持精准理念,二是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三是坚持短期实现脱贫与长远持续增收相结合,四是坚持提高脱贫攻坚能力,五是坚持提高脱贫质量,六是坚持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相衔接。另外,他阐明了农机化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思路和农机化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主要任务包括深度扶贫地区帮扶、定点扶贫、片区扶贫及农业援疆援藏。李安宁说,未来农机化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帮扶举措有汇聚系统资源、政策项目倾斜、专家技术服务、培育壮大主体、社会参与帮扶以及相关各方支持。他希望未来农业农村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能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聚焦工作重点,产业扶贫要深入推进,定点扶贫要抓细抓实,进一步发动社会力量,进一步抓好作风建设。
随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机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敏丽作了题为《产教融合,探索农机化精准扶贫之路》的报告。杨敏丽说,产教融合的农机化精准扶贫之路,首先是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性。扶贫工作就是要通过扶持产业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要改变贫困地区的思维以及“造血”功能。杨敏丽认为,目前探索农机化精准扶贫之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部分基层主管部门对当地农机化情况了解不充分,部分农机合作社缺乏完整管理制度,受赠农机如何助力精准扶贫缺乏系统考虑,机械化水平低,农机利用率不高,农田土地整治不符合农机使用和排水要求等。杨敏丽建议,全力配合农业农村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积极参与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工作,全面跟踪扶贫点烘干机使用效率效益,协助地方谋划制定农机助力脱贫致富方案,协助合作社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和农机助力精准扶贫方案,举办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为农机合作社到先进地区学习和结对帮扶创造条件等。
在研讨交流环节,中国工程院五位院士发表意见和看法,把脉中国乡村振兴未来,为精准扶贫建言献策。罗锡文院士提出扶贫重点要解决种什么、怎样种和卖给谁的问题,他建议大家思考,除烘干机外,还能提供哪些农机用于精准扶贫?汪懋华院士提出精准扶贫重点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他说,目前有三千多万的人口处于深度脱贫的阶段,我们需要对农机脱贫有拓展性的理解,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农机精准脱贫,一是推进农业机械化,二是推动装备现代化。汪懋华院士提出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智慧农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能为精准扶贫带来怎样的新机会。陈温福院士提出扶贫的关键是要让贫困区的人口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处于贫困中,要彻底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农机,让他们想用农机,并且会用农机。另外他还肯定了“授之以渔”的重要性。陈学庚院士认为,精准扶贫要增强“造血”功能,要摸索出一条多可看可学可复制的全程机械化道路。赵春江院士认为,农机脱贫重点要建立以农机为核心的脱贫体系,要解决经济上的贫困关键是要产业扶贫,解决产业扶贫的关键点是发挥农机装备的作用,要发挥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且彻底解决贫困地区人民思想文化的贫困,加强技能和素质培训。
会上,中国农机化协会会长刘宪介绍了协会在精准扶贫中做的工作,包括“湛江模式”推广以及联合农业农村部实验鉴定总站在河北曲阳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等。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总站站长刘恒新认为,要凝聚行业力量,发挥农机系统在脱贫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农机推广系统做好扶贫工作要引进技术培训,协调相关政策,引导全系统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具体要做到一是落实到精准,二是推动可持续。落实到精准重点做到三点:一是选好技术,要结合当地区位优势推动精准;二是选好机具,关键是机具可靠性一定要过关;三是要选好使用机具的人,即新型合作组织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可持续主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要选好企业捐赠机具,并与政策结合;二是农机要与当地的扶贫相结合,为使用者要带来收益。农业农村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副站长刘旭认为,扶贫已经成为社会共同的任务和责任,当下企业的扶贫担当意识很强,他建议未来农机扶贫要做好以下四点工作:一是聚焦产业扶贫,扶贫要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更多聚焦农机化的优势,提升农产品的生产率和附加值;二是要找好切入点,哪个环节缺少就在哪个环节投入;三是总结、固化、推广并用一些成功成熟的模式;四是要形成上下联动的有效机制。
会上,云南省澜沧县副县长、中国工程院驻澜沧挂职干部张文韬介绍了该县推进科技扶贫工作的相关经验,其中包括推广冬季马铃薯种植项目,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为其开办院士专家指导班,通过全面的定点帮扶,专业化的指导,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客观上推动了当地的精准扶贫工作。同时,来自各省市农机管理部门、农机合作社的相关负责人集中分享了当地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些成果。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白人朴做总结发言,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推进农机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路和策略:一要选准地区,二要选准项目,三要投入装备,四要帮扶实体,五要培育人才,六要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