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道缓堵 见效还需一个月
今天上午,市交通委综合运输处副处长赵震、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交通项目主任刘岱宗做客北京交通广播台,和市民开聊已启用两天的三环路、京藏、京港澳公交专用道,回应了大家的疑问。据介绍,公交专用道对拥堵的缓解作用,见效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而未来,本市公交车的单一传统模式会被打破,构建起多层次差异化的不同公交车体系,比如旅游专线、上下班专线、医疗专线、社区专线甚至女性班车等等。
1 缓堵作用预计一个月左右初见成效
提问 三环上有了公交专用道反而堵了,缓堵作用多久才能见效?
回应 施划公交专用道预期不会像其他的措施那样马上见效,公交专用道措施是需要适应期的,同时对于社会车辆而言,毕竟少了一条车道,所以觉得更拥堵了。过一阵,公交乘客多了,车辆有序了,就会有效果。
至于效果何时显现,每条路的情况都不一样,一般而言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见效,管理者也好,老百姓也好,每天每个人也都在观察。未来,相关配套的公交线路还会继续规划调整,根据客流和运行情况进行。这样,最大限度发挥公交专用道作用,让更多人受益。
2 公交道“交织”因考虑乘客上下车
提问 京藏高速桥马甸桥北段的公交车道在内侧车道,马甸桥南段公交车道为什么换到外侧车道?
回应 马甸桥北段公交专用道是在最内侧,是因为公交车在这一段不怎么用进出站。南段变成最外侧车道,因为进入了车站较多的区域,进出站较多,公交道必须改在外侧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四环和三环都是京藏高速车流分流的节点,经过监测,公交道在马甸桥“交织”对直行车流影响相对会最少,所以将马甸桥选择作为公交专用道的“交织点”。
3 今后将减少公交与社会车辆的交织
提问 感觉公交车道上有时候会没有车,而社会车辆却堵在外面?
回应 就是因为公交车被截在出入口或车站站区的节点上了,导致公交专用道有一段时间没有车。
公交车和社会车辆在出入口肯定会有混行的路段,这确实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今后会继续进行观察,考虑调整公交道间断长度,减少一些交织。
公交车站站区也是个瓶颈,现在公交车在站区至少要停一分钟,需要排队进站等等。下一步,公交车站站区的节点问题也将会得到处理。
4 公交专用道效率和执法力度有关
提问 有的公交车司机开车不太文明,抢道抢灯行为严重。社会车辆走公交专用道会被罚款,公交车不走公交专用道也会被处罚吗?
回应 公交专用道的通行效率和执法力度有关,执法摄像头每隔一定距离就得有,很多公交车也安有移动摄像头,这些情况我们后期会研究。
提问 缓堵下一步会怎么做?
回应 首先,我们城市交通的功能要定位好,满足老百姓出行,以人为本,就是以乘客数量决定交通系统的效率。以前我们传统的观念是以车为本,但从全球来看,公交、自行车、行人的出行才最重要。本市大都是18米的公交车,可以承载120人,而本市小汽车出行承载平均才1.2个人。从服务老百姓的理念来说,一定是要让公交车快起来,让更多人享受出行权利。路权是公交车和小汽车共有的,这样才能保证更多人的畅通。
本市缓解拥堵的方法不是为小汽车提供更多出行空间,而是调整出行结构。所以,帮公交快起来,是交通体系的“立国之本”,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大力推广小汽车,因为我们国家有自己的情况,比如人口众多。
6 大客流量和车行速度符合划道标准
提问 为何选择这三条路施划公交道?
回应 公交优先的措施里,最明显一个就是施划公交专用道,最早本市是1997年在长安街,施划了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第一条公交专用道。2005年在南中轴,2008年施划力度更大,2011年在京通快速,2014年在京开高速等。以往没有公交专用道的情况下,公交车时速在高峰时段只能处于15公里以下,有了公交专用道后,时速可以平均提高到20到30公里,甚至比如在京通快速上,能提高到40到50公里。
今年选择的三条公交专用道,交通部门用了近一年时间来分析:高速路方面的公交专用道,东部已经有了,于是在北部和西部进行了选择。三环路方面,公交车每小时100辆,速度却低于20公里。总体而言,这三条路的大客流量和车行速度都符合设置公交专用道的标准。
7 把公交引到主路上 把辅路让给社会车辆
提问 施划公交专用道是不是为了引导大家放弃小汽车?
回应 就是要更多人去选择公交车。现在大家抱怨公交慢、挤、不方便,今后要进一步改善。今后还会开通更多的定制公交,降低出行成本,增加舒适度,让开车的人慢慢变少。同时,要把辅路的公交线路引导到主路上去,把辅路的道路让给社会车辆,相互补充。
当下,世界各国的拥堵城市还在进行各种交通治理,比如纽约在过去三四年,还建设了自行车专用道。把小汽车上分散的人集中到公交车上,把小汽车上的人舒服地请到公交车上,就是我们要做的。
8 发展差异化公交 吸引更多乘客
提问 会发展其他类型公交吗?
回应 定制公交舒适快速,有座儿有WiFi,不同于普通公交,这样的线路和直达快线会更多。我们也可以考虑,以后公交车有专门服务旅游的,专门服务医疗的,专门服务上下班的,甚至女性班车、社区班车等等。今后公交的单一传统模式会被打破,会有“多选”,会有差异化,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需求。
9 公交管理机制要调整 最好有竞争
提问 如何提升公交服务质量?
回应 今后公交的管理机制要调整。传统的定义公交就是公益性,老百姓会抱怨公交车不准点速度慢,但不会抱怨公交票价。这种情况,导致公交企业没去更多重视服务。未来要建立起激励机制,各种层次定位的公交线路,最好有竞争,才有好的服务质量。
10 治堵像减肥 要准备长期吃苦
提问 预计何时才会解决拥堵问题?
回应 缓堵是个过程,并没有具体时间表,说哪一天就不堵了,但我们的政府在缓堵上一直持续下大力。比如我们建设地铁的速度,在人类历史上,从没这么快过。去解决拥堵问题,一定要长期推进,不会一蹴而就。良药一定是苦口的,很像减肥,必须去很苦地持续锻炼,才会达到效果,而不是舒服地换一身宽大的衣服来自欺欺人。
本次三条公交专用道启用后,全市公交专用道达到约839公里。“十三五”期间还将在放射线、环线比如四环、主干道这种车流客流非常大的道路上再做进一步的研究,成熟一条推动一条。预计在“十三五”,本市公交专用道的网络将达到1000公里并延续成网。(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孟环)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