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出行比例5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 北京步入公共交通时代

29.09.2014  12:24

    2009年以来,我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从38.9%增加至2013年底的46%,预计到2014年底将达到48%。约一半的北京市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这标志着北京已经步入了公共交通主导城市交通的时代,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已经初步确立,为建设“公交都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和城市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

   深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

  领跑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创建

  2006年以来,北京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两定四优先”政策,将其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在政策、资金、用地、路权等各方面全方位地予以支持。2012年10月30日,北京成为全国 “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的第一批试点创建城市。

  继续完善“公交都市”建设的体制机制,2011年成立了城六区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和区交通委员会,形成了市区两级共同关注、支持、参与“公交都市”创建的局面。并在各区县政府的支持下,逐步开展区域交通微循环改造、定制公交集中发展等工作。

  继续深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措施。2012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设公交城市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的意见》(京政发[2012]19号)和《关于印发北京市调整地面公交线网2012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从理论上完善了建设“公交都市”的顶层设计。

  截止2014年上半年,全市公交运营线路达到1200条(城市公交线路835条,郊区客运线路365条),运营车辆26882辆(城市公交23631部,郊区客运3251部),日均客运量达1376.62万人次(城市公交1267.98万人次,郊区客运108.67万人次)。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7条,运营里程465公里,投入使用车站277座,其中换乘站41座,日均客运量915.9万人次(2009年为389万人次),其中工作日日均客运量1001.2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1156.0万人次。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轨道交通平均每年延展60公里 一体化接驳换乘体系初步形成

  按照“安全、质量、功能、成本和效率”相统一原则,加快轨道交通新线建设,扩大规模,增加中心城线网密度,确立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中的骨干地位。5年以来,轨道交通网络以平均每年新开通运营60公里的速度延展,至2013年底,运营里程从2009年的228公里增长至465公里。今年年底,还将开通6号线二期、7号线、14号线东段、15号线一期西段共62公里,届时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527公里。

  加强统一规划,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建设适合北京路网结构与多模式公共交通网络的换乘体系,在基础设施层面优化接驳换乘,形成一体化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体系。5年来,建成了北京南站、西客站南广场、四惠等一批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了一站式换乘地铁、公交、省际长途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重点建设苹果园、北苑北、望京西等10个客运枢纽,2015年前全部开工,2017年前陆续投入使用。

  着力解决公交场站不足的难题,把公交枢纽场站建设、郊区客运场站建设作为促进公交发展的重要基础。建成温泉、北七家、后沙峪、郭公庄、丽泽南5处中心站,西直门南、西直门北、冷泉、青塔等25处首末站;推进郭公庄、方庄等一批立体化公交停车场建设。全面启动老旧场站改造升级工程,完成红庙西里、孙河等75处公交场站改造及临时场站建设任务。方庄、郭公庄立体场站和德胜门场站改造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同时,随轨道新线同步建设P+R停车场,并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和交通设施资源,结合交通疏堵工程,建设实施一批地面公交车辆便捷通行、灵活驻停的设施,为公交车辆行驶、掉头、停车、驻车等方面提供保障。

   网络化运营效果凸显

  2010年以来新开微循环、轨道交通接驳线97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以及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网络化、大客流逐渐成为北京公共交通最为显著的两大特征。基于这一变化,北京交通围绕“五新”(新开轨道交通线路;新建综合交通枢纽、场站;新建BRT线路和公交专用道;新建道路;新建小区)、关注“两段”(客流集中路段;交通拥堵常发路段),持续推进优化地面公交线网,以“快、普、支、微”为层级,构建布局合理、接驳便捷、层级清晰、科学高效的城乡一体化客运网络。

  加快建设地面公交快线网。2011年5月,我市首条放射线快速路公交专用道京通快速公交通勤走廊顺利开通,地面公交吸引力明显增强,日均客运量增加1万人次,主路公交车运行速度提高80%。重点推进京开及西南三环公交专用道建设,力争年底实施。

  加快“普、支、微”优化调整。2010年以来,共新开线路221条,调整线路300条,解决了316公里新建道路有路无车,方便了670余个小区居民的出行。先后优化撤销了64条穿越市中心区线路,将78条线路调出堵点,削减市区重复线路860公里、重复设站1704个。围绕轨道接驳和微循环,新开微循环、轨道交通接驳线97条。

  顺应网络化的运营管理特征,2010年,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启动了二期工程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0条线路控制中心及其管理用房、信息中心、自动售检票系统检测中心、ACC/TCC扩容等,并同步推进第二光缆环网工程建设。 2013年指挥中心二期工程成功投入使用,并顺利完成条线路控制中心接入。建成全国交通行业最大的数据中心和信息化平台——TOCC(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整合了11个行业6000项动静态数据,40000多路视频和22个应用系统,实现运行监测、预警预报、数据分析、信息服务的功能,重大活动或应急情况下还能承担指挥调度中枢的角色。

  为应对日常及突发大客流,依托TOCC、轨指中心、北京公交集团调度指挥中心等路网指挥调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平台的技术优势,加强路网重点线路和车站监控,积极协调各轨道、地面公交以及出租等各类运营主体的相互配合,按照路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和共管换乘站突发事件客运组织协调处置预案及时处理突发情况,协调联动“一盘棋”,为提升全市客运组织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供更便捷、舒适、环保、智能的公共交通服务

  开通114条定制线路 年底前完成13号线和八通线加装安全门

  更便捷。为适应地铁大客流情况下的安全高效运输,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设备设施改造、优化管理等手段,积极缩短行车间隔,提高线路运力。截至目前,高峰时间段,中心城1、2、4号线最小发车间隔已达2分钟,13号线、八通线、5号线、10号线最小发车间隔达到3分钟以内,6号线、8号线、9号线、14号线等线路的最小发车间隔达到5分钟以内。在地面公交方面,新型8米级“袖珍公交”公交车已经试点投入运营,袖珍公交宽度仅为2米35,适合在狭窄道路通行,解决了部分地区因道路条件限制公交车无法通行的状况;地面公交的夜班线路由原来的15条增加至34条,增加医院、火车站、繁华商业中心区周边夜间公交线路,扩大三环内贯穿市区主干道夜班线网覆盖,任何一条夜班线路,都可以实现至少4条线路间的接驳换乘;

  更舒适。5年来,轨道交通通过提升骨干线路运输能力、加装安全门、改善站车运营环境、增加车站维护秩序人员等措施,不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例如,2014年积极推进5号线供电扩容改造和10号线增购32组车辆,推进13号线提高运力改造工作;年底前完成13号线和八通线加装安全门,启动 1号线和2号线加装安全门,让乘车过程更加安全。地面公交在2013年9月推出了“定制公交”,一人一座,大站直达,优质优价,为乘客提供准“门对门”服务。截止目前,共开通114条线路,日均运送乘客近4500人次。在原有观光1线的基础上,按照世界城市公交观光车服务标准,开通全新公交旅游观光线路。

  更环保。按照首都大气环保和PM2.5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2010年以来,完成3659辆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的更新。截至目前,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达到6224辆,占车辆总数的近三分之一。2014年底前还将增加3009部带有空调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力争2017年,五环内公交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现有非空调车全部更新为空调车。同时,在完成116路和BRT1线路“油改电”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实施9条常规公交线路和2条BRT线路“油改电”工作。

  更智能。推出智能手机软件“北京实时公交”,可实现公交到站实时查询、公交提示、公交换乘等功能,目前已实现180条公交线路的实时到站查询。轨道交通既有线视频监控增加覆盖面,加快推进建设乘客信息显示系统(PIS)等工程,为消除安全隐患和提高服务水平创造条件。

   未来3年自行车和步道系统连片成网

  公共自行车总数达到5万辆

  我市于2013年启动了步行和自行车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13年首先改善了地铁4号线、5号线和6号线沿线以及二环、三环部分辅路的绿色出行环境,方便大家换乘公交、地铁;2014年,整治工作由线到片,完成了三环内80条重点城市道路的整治工作;未来3年,我市城市道路的自行车和步道系统连片成网,形成规模效应。此外,按照全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运营规划,到2015年将建成约1000个租车服务站点,公共自行车总数达到5万辆,形成辐射和覆盖全市主要城镇、交通枢纽、商业街区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