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博士党支部开展“推广梨树模式 弘扬梨树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19.10.2020  18:49

本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为进一步推广梨树模式,弘扬梨树精神,10月14日,土壤和水科学系博士党支部以宣讲会的形式召开主题党日活动,由近期从梨树实验站返校的党员为在校党员普及梨树模式、宣传梨树精神。本次活动由党支部书记叶馨主持。

何为梨树模式,党支部书记叶馨为大家做了简要的介绍。梨树模式指的是在东北地区玉米收获后,将秸秆全量还田覆盖,利用机械化手段免耕播种,从而达到保持土壤水分、防治土壤风蚀水蚀、培肥土壤肥力、减少土壤耕作目的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节约成本、环境友好且不减产的先进农业种植技术模式。

随后,长期工作在梨树小院的党员王恒飞分享了他对梨树模式的认识与感悟。王恒飞介绍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不合理利用和高强度作业,使得黑土厚度每年减少近2厘米,因此保护黑土地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此,李保国教授、任图生教授等人逐步摸索适合当地环境的种植制度,梨树模式应运而生。梨树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改良秸秆还田模式,确保稳产、高产的前提下,增加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节约人力成本,保护黑土地。但梨树模式的推广过程并不是十分顺利,一度受到了当地农民和一些农业专家的质疑。真金不怕火炼,经过时间的验证,随着新技术推广不断推进,农民耕种观念正在转变。如今,许多种粮大户开始尝试保护性耕作。当前,已经构建了科研单位、农技推广部门、相关企业和合作社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联盟,建立了近百个试验示范基地,共同致力于东北地区推广梨树模式。

参会的其他党员同志认真聆听,充分认识到梨树模式的优势所在,也感受到了科研的艰辛与不易。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习老师们的求实精神与奉献精神,学习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绿色发展的创新精神,敢于创造,勇攀科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