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立沙海的青松
董福财担任辽宁省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村干部40余年,2007年当选村支部书记,带领父老乡亲改变了风沙肆虐的生态面貌,走出一条“治沙、植树、养殖、修路”的致富之路。北甸子村的沙丘绿了,董福财的头发却白了。北甸子的村民富了,他却永远倒下了。
斗风沙——播洒绿色创奇迹
彰武多沙,全县沙化土地面积达375.8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8.8%,而位于彰武最北部的阿尔乡镇,直接深入科尔沁沙地腹地,董福财任职的北甸子村,位于阿尔乡镇最北端,是抗沙阵地的最前沿。“一碗米、半碗沙,走一步、退半步,五步不认爹和妈”,当地人的顺口溜是对肆虐风沙的最真实写照。十几年前,这里几乎没有树,村民每天早上起床,都要抖落被子上的沙子。赶上夜里刮大风,早晨只能从窗户跳出,清除堆在门口齐膝深的流沙后才能打开房门。
1996年,上级派人调研后得出结论:北甸子村不适合人居住,并提出整体移民规划。“搬迁后,这块地咋整!”时任村主任的董福财急了。得知国家要出资出人来植树固沙,他倔强地说:“我们不搬!这块地是国家的,也是我们北甸子人祖祖辈辈的根,要治沙就让我们来干吧。”
沙里栽树太难了。挖坑难,浇水难,存活难,简直就是“活人栽死树”。村民们没有积极性,不愿意参加。董福财低头不语,闷头去挖即刻又被流沙重新填满的“树坑”。茫茫沙海中,随他一起挖坑栽树的,只有妻子和两个刚刚成年的孩子。
“就算只有我一个人,这树也要栽。”董福财没有放弃。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他迎难而上,只身冲进沙海,在恶劣环境中,栽下稚嫩的树苗。
1997年春天,董福财用一万元贷款承包了200亩沙地,专门用来栽种生命力极顽强的“樟子松”。然而最初几年,樟子松的存活率只有35%。
挖坑难——他想出好办法,一边挖坑一边浇水,坑就不会马上被流沙填满,但这需要更多的水。
浇水难——他套上马车,跑出几里外拉水,拉回来再用水桶一桶一桶拎上沙丘。
存活难——沙松风大,树苗立不住,夜里的一场大风会把辛苦半个月栽种的几百棵树苗全部连根拔起。
几经摸索,董福财发现把苞米秆子平铺在沙地上,在苞米秆子的缝隙里栽种树苗,就能立住;在沙丘上种树,要遵循从下而上的原则,先种坡下,再逐渐向坡上种,存活率较高。
看到董福财的小树林日益壮大,村民们终于相信流沙地种树不是白干,纷纷加入到植树治沙的队伍中。20年来,全村累计植树近300万株,一道长15公里、宽300米的松林,将科尔沁沙地与北甸子村隔开,过去那个看不到大树的北甸子村,如今森林覆盖率已超过45%。
修新路——身先士卒敢为先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科尔沁沙地,向外几乎没有道路。和最近的阿尔乡直线距离只有6公里,但两地之间被100米高的巨大沙丘阻隔。村民去镇上要多绕五六公里。孩子上学、村民办事、病人就医,极不方便。
因为没路,村民春季买种子和化肥要额外支出运费;因为没路,拉出去的农产品只能低价卖,“否则这么远拉出来还能拉回去吗?”因为没路,北甸子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少得可怜;因为没路,村民穷困,生活一成不变。
董福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积极争取,2002年秋,阿尔乡镇通往北甸子村的6公里村级公路正式立项。自筹资金削平沙丘、筑起路基,是开工前北甸子村要迈过的一道坎。董福财清楚,村里那点可怜的“家底”负担不起这么大的花销,他更知道,作为支部书记,必须在这个“节骨眼”上站出来,组织党员、带领群众自力更生闯过这道坎。
“咱可不能因为自己孬,把事耽搁喽。”村里资金不够,要彻底铲平大沙丘就只能靠村民出义工了。白天,董福财带着妻子刘玉莲套着自家马车铲沙丘,晚上到各家各户动员出义工。村民们被老支书的执着和热忱打动。全村男女老少肩挑手扛,两个月后,折磨北甸子几十年的大沙丘被彻底移走。
“他有一种‘咬钢锉铁’的精神。”村党支部副书记邢守龙说,只要是认准的事,他一点不含糊。
在沙丘铲平开始垫实土阶段,村民已经十分疲乏,精神上有所懈怠。董福财不敢有丝毫松懈,依然每天赶到四五里之外的地方挖土、拉土,铺平、夯实。
由于连日劳顿,村民费占军的马有些吃不住劲了,董福财上前一步拽住车辕子使劲帮忙,结果被马抬腿踢个仰八叉,他手捂着肚子,疼得满头大汗。经医院诊断脾被踢裂,做了摘除手术。正是秋忙季节,每次刘玉莲抽空去医院,董福财张嘴就问路修到哪了,家里秋收的事问都不问。他的心里,只有北甸子村这个“大家”。
2003年夏天,刚修好的路基被一场大雨冲开一道大豁口。董福财叫来姑爷等几个人,开上四轮拖拉机到一里地以外的地方挖来草皮子,一股脑地填到豁口上,填上又被水冲跑,冲跑了再填,来来回回拉了十多车草皮子,豁口才被堵住。董福财一家人浑身滴着水,到家已是夜里12点多。
2003年8月,新路通车了,北甸子村与外面联系的“大门”终于被打开。可老董丝毫没有松懈,在他心里,如何让村子摆脱贫困,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成了头等大事。(记者 刘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