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程方平:健康的教育生态需要体制外的探索
在社会和教育界开始探索在家上学的责任、权利,并寻求法律改善的同时,体现传统教育方式的私塾、书院等又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一部分是海归和高学历 人士因难以将子女送进最理想的学校,决定自己在家教学,在一些城市组成了一批合作社式的家庭学校。另一部分是像媒体日前报道的吴志坚博士,让儿子从杭州启正中学退学,上他自办的书院。其做法是让儿子不参加高考,直接冲击自考。他的书院教学偏文科,目前有几十位学生,他的儿子和另一名学生已通过浙江大学中文专业自考,着手报考研究生。
对于这类非正规的私塾和书院的作用与价值,教育界一直没有定论。从法律的角度看,在义务教育阶段似有违法之嫌,因中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家庭学习法 等相关法律;在义务教育之外,特别是高中阶段,还很少有人具备充分的能力、魄力和胆识,跳出体制内的“保护”自行探索。对于这类民间非正规的教育探索实践如何认识和评价,的确需要认真权衡和考量。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一些民间非正规教育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传统技术传承、职业训练等方面。在偏远和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也有私塾,但并没有 形成较大影响,也缺少对应的学习需求。1985年前后,在教育体制改革探索的大背景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所既传统又现代的“中国文化书院”,由梁漱溟、冯友兰、汤一介等在现行体制外进行了具有多方面创新的探索,其不少经验和做法后来被体制内的大学效法。1992年以后,中国的民办学校开始恢复,在校本管理、 自编教材、岗位责任、教师发展、生活教育、教学评价、家长协会等方面,都为体制内的改革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而以社会培训为特点的体制外非正规教育,也一直在业内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对体制内正规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经验。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是需要有体制内外、正规与否多方面探索相呼应、相砥砺的。仅有正规化、体制内的努力,改革的力度和支撑是明 显不足的。尽管在初期,一些相关的实践还不成熟,缺少社会与行业的认可和支持,但在生态意义上却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与以往民间少量、初级的探索不同,近年来的探索呈现出多元化、高水平的良好态势。只有当这类体制外、非正规的教育探索有更多高端人才参与,才有希望使体制内外的探索努力达到真正相辅相成的状态。
在国际上,对于体制外、非正规教育探索的价值早有肯定,被认为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形成、营造理想教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从上 世纪70年代就通过了在家学习的法律,以此为义务教育法的重要补充。日本则一直在积极探索在家学习、社会非正规教育的法律支持、监督和保障等问题。我国也有不少学者一直在呼吁尽快出台在家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法律,促使相关探索更加规范、更具活力。
从一定意义上讲,体制外、非正规的许多探索,是具有创新意义和价值的。比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探索中,许多先行国家都不是把公立正规大学当作 重要支撑,而是把地方短期大学、职业类高校以及借助广播电视和网络的非正规学习当作重要的基础,并使之与正规高校相应的学历认证体系接轨。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实践缺少广泛的社会呼应,对正规的公立大学压力过大、风险集中。如果能够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教育生态则会更加健康多样。
(程方平,作者系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5年12月11日第2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