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三年多为300余位患者远程程控
中新网北京新闻10月15日电 (记者 杜燕)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年男士,通过手机正在和北京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帕金森病中心主任马羽进行一次远程回访和远程程控。
远程程控对于一般人可能陌生,但这项工作已经成了马羽两年来的日常工作。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调控中心,2014年开始在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技术支持下率先开展了远程程控的尝试。至今三年多的时间中,陆续为300多位患者进行了超过500例次的远程程控。
今年3月23日,该医院远程程控中心揭牌成立,在“手机治病”技术的探索方面又迈进一步,使脑起搏器术后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医生的远程程控治疗。
画面中的中年男士,名叫陈翅,今年37岁,从安徽远赴西班牙经营一家餐厅并是掌勺大厨。2008年起逐渐感觉到右手腕发凉,颠勺炒菜不灵活,后来逐渐出现颤抖,在情绪激动时表现特别明显。到2012年右腿开始出现弯曲不灵活,走路拖拉的状况。经过西班牙当地医院检查,确诊患帕金森病。刚开始服药还有作用,到2013年底病情进一步发展,使得他出现走路不稳、转身费力、说话无力、起床翻身困难、多汗等一系列症状。至此,陈翅已无暇顾及餐厅,生意一落千丈,遂回国一边打工一边寻医。回国三年,他逐渐结识一些同患帕金森病的病友,得知了治疗帕金森病的外科疗法——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脑起搏器。
2016年陈翅在病友介绍下来到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诊断显示为典型的帕金森病,在与马羽长谈之后,陈翅选择手术,期望能重归正常生活。出院后的陈翅身体逐渐恢复了,几个月后回到西班牙重拾事业。
今年9月初,远在西班牙的陈翅感觉到左肩僵硬,特定姿势下左腿会颤抖。通过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的网络预约了远程程控。通过右侧的屏幕观察陈翅的肢体动作,马羽熟练地操作着左侧电子屏上的参数,这些参数通过网络写入陈翅体内的植入设备来帮助陈翅改善症状。
马羽表示,目前该中心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术后程控治疗,下一步将会继续探索完善功能,实现对患者的会诊与术前评估等。(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