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1109件文物再现抗战文艺
昨天下午,在国家博物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上,八路军129师为庆祝中共“七大”召开彩绘的降落伞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记者 刘冕
国家博物馆昨天推出《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通过5个展览、1109件文物,再现抗战记忆。其中近700件展品是首次亮相。
庆“七大”彩绘降落伞首展
“文艺与抗战展”中最大的一件展品,直接被悬挂到了展厅外的天花板上。巨型的降落伞上五彩缤纷,绘制着地图、八路军战士、五角星、飞机等,每幅图旁都用中文配着一段说明文。观众走到此处,都要抬头驻足。
这是八路军129师为庆祝中共“七大”召开彩绘的降落伞。美术工作者将抗日的战绩以及庆祝“七大”召开的祝贺,画在1939年10月击落日军战机所缴获的降落伞上。这也成为抗战时期最特殊的一件一级文物。
虽然战火连天,并没磨灭人们对浪漫与美的追求。题词、绘画、歌曲与戏剧、漫画、连环画、窗花、邮票、证章、传单、墙报、锦旗、文艺图书报刊等展品,用料虽不考究,但内容丰富鲜活。前段时间刚入藏国博的杨虎城西安阅兵的电影纪录片也在展览中亮相。《保卫晋冀豫》、塞克和冼星海作词作曲的《救国军歌》等抗战歌曲的歌本也在展览中展出。
138张照片定格抗战瞬间
“延安电影团史料展”里的所有展品都是首展,包括138张历史照片和17件相关文物,系统反映了延安电影团的历史发展。
延安电影团全名“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1938年9月初成立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电影机构。抗战期间,延安电影团摄制了《延安与八路军》、《南泥湾》和《白求恩大夫》等电影。
延安的名人影像,在展厅里都可以找到。反映贺龙、周士第、关向应、甘泗淇等领导人的“前线视察”,吴印咸为毛泽东拍的照片,中共“七大”全体代表的合影,彭德怀、习仲勋在军事地图前研究保卫延安等珍贵的历史照片,均为首次展出。
“国礼”木刻亮相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兴版画在鲁迅的倡导和培育下成长。当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版画家们纷纷投身抗战洪流,用艺术弘扬团结御敌、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揭露侵略者的暴行,歌颂抗日军民的伟大业绩。
版画也成为“国礼”被送给一些来延安采访的外国记者。展览中,观众就能看到朱德赠送给访问延安的美国记者莫里斯·沃陶的八路军木刻宣传画、美军驻延安联络组收集的《鲁艺木刻选》等。
国博有关负责人介绍,“抗战木刻展”汇集了抗战时期以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为主的木刻作品及有关文献文物146件,首次展出的有51件,反映了抗战时期延安文艺工作者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以木刻的方法创作了一批代表这个时代的版画和年画,走出了一条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艺术道路。
“将军与孤儿”经典再现
“抗战摄影展”从国博馆藏的数万张抗战时期的原版照片中精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方大曾、沙飞、石少华等著名摄影家抗战时期的摄影作品,共233张。
其中有八路军长城抗战、百团大战、白洋淀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冀中地道战、晋察冀反扫荡战斗等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战的作品,也有表现著名国民党抗战将领汤恩伯、傅作义有关历史的照片。
一批经典抗战照片再现。最有名的一组是沙飞拍摄的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的照片。战火蔓延,一对日本儿童成了孤儿。当时,正在前线司令部的聂荣臻听闻此事后非常关注。两名日本儿童被转送到了招待所,聂荣臻亲自去探望孩子,还叫警卫员买来饼干和水果。沙飞在现场用相机定格下这些战地罕见的温馨场面。后来,聂荣臻派人将日本女孩送还时说:“敌人虽然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和儿童,但是我们绝不能伤害无辜的孩子和日本人民。”上世纪八十年代,照片中的女孩美穗子带领全家专程拜见聂荣臻,成为中日友好的使者。
“空军抗战史画”入藏国博
梁又铭是台湾著名画家,早年在黄埔军校主编《革命画报》,后奉命赴南京任战史画画师。从初期任陆军绘画员,到转役空军,他创作了众多史实画作。展览中,一组梁又铭1937年至1940年间创作的画作堪称“中国空军抗战史画”,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空军将士英勇抗战、誓死卫国的空战情景。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介绍,此次“梁又铭抗战美术作品展”展出水墨画41件、水彩画14件,以及梁又铭先生收藏的37件历史资料。它们是梁又铭家属最近捐赠给国博的重要收藏,在国博展出尚属首次。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