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年牛学科到“牛精英”人才培养
本网讯 我国传统牛学源远流长,无论相牛、养牛还是医牛,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宁戚著有《相牛经》,民间还有宁戚、百里奚养牛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我国汉代确有《牛经》这样一部书。有专门之书则有专门之学,牛学流传至宋代,在农家类图书中已有《牛书》《牛皇经》等多种专著。明代杨时乔著有《牛书》十二卷。清道光年间,曾流传有《相牛心镜要览》一书,针对牛的全身各部位分别讲述相法,内容十分详尽。然而,直到1886年刻印的《牛经切要》,我国传统牛学尚未跳出相牛、医牛的知识范畴。
清朝末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畜牧场创办乳牛场,由此开启传统牛学的创新发展。1914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改为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后,在困境中仍千方百计加强农牧场及实验室建设。学校畜牧系设置牛乳分析器、巴布科克牛乳试验器及各种关于畜牧试验仪器共计二百余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大学农学院陈宰均教授在国内主持成立动物营养实验室,先后发表《牛种之选择——纯种乎抑杂种乎》《养牛学》等论著。清华学校农学系主任、农场场长虞振镛教授专攻乳牛学,曾首创“北京模范奶牛场”,虽然几度苦心经营,有志推广,但是牛场终因日军侵略而惨遭破坏,无尽心血毁于一旦。旧中国牛学科发展竟如此之步履维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千年牛学科不断“牛”起来,其科研教学真正融入国计民生,学术专业跨入了创新创造的辉煌时期。中国农业大学相关院系师生积极投身牛业发展,其中在湘桂交界的南山牧场,前后历时10年,助力打造南方山地大型奶牛业基地的典范,取得“南方山地草场牧草引种改良和发展养牛业的技术措施”重大成果;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应用系统工程方法,科学地将胚胎移植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数量遗传学方法结合在一个系统中,高效率成批地培育优秀种公牛和高产母牛,取得“中国荷斯坦奶牛MOET(即胚胎移植)育种体系的建立与实施”重大成果,等等。
特别是,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与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等共同创立“牛精英” 计划,以培养我国畜牧业未来领军人才为目标,坚持专业认知、社会认可、情怀认同“三位一体”,十年磨一剑,走出了现代牛学科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成功之路。“牛精英”计划的实施,为我国牛产业输送了一批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已入选教育部首批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典型案例。可以说,我国千年牛学科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将更加自信地奔向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