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进课堂难在哪儿?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明确要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等。人工智能想要真正走入课堂,还需要迎接哪些挑战呢?
记者了解到,不少中小学教师得知“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这一消息后,显得有点儿为难:没有课标,人工智能到底教什么?又该怎么教呢?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孩子们的知识储备能理解得了人工智能吗?其实,早在该规划颁布之前,“人工智能”就已经以各种方式出现在了本市中小学校园中的科技节、社团活动,甚至校本课程里。比如,去年中关村一小的机器人课堂里就曾引入呆萌的机器人“小胖”,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不少一线教师表示,现阶段各校设置的“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多与STEM教育相结合,并着重引导学生培养编程以及综合学习的兴趣。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不同于以单一学科为单位来设计的传统课程,人工智能作为一门跨学科、贯通各学段的课程,目前还缺乏系统性的方案,“小学教什么?中学教什么?两个学段如何衔接?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统筹。”除了“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对不少学校来说也是个挑战。专家介绍,目前大部分教师还是按照分专业、分学科培养出来的,而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STEM教育,需要的都是能够融汇多学科知识的通识性人才。此外,既然是一门跨界学科,势必还要求学校能够走出校门,整合更多的资源,为课程实施形成联动机制。
据了解,不少学校和教育单位正在这一点上做着积极的探索。比如,上个月,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就启动了“智能感知实验室项目”,并组织东城区中小学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共同体”。其功能之一就是作为课程提供平台,将根据需要,深入到东城区的中小学,为学生们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此外,还将组织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对学生提供分时段开放服务等。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一方式,将人工智能教育的资源单位以及同行者集合起来,可以为课程的实施和推进提供更多的可能。(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牛伟坤)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