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患者检查结果明年有望互认
昨天上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卫生计生委主任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地部分检验、影像等检查结果有望从明年开始互认。三地还将探索建立区域内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
依据《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工作计划(2015-2016年)》,京津冀三地卫生行政部门今明两年的协同发展工作包括十项内容,其中一项是落实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据了解,三地正在研究医院检验、影像等互认项目和质控标准,以确定哪些项目可以互认,哪些医院达到了质量控制标准,经过评估可以纳入互认范围。检查结果的互认将有范围、分步骤地推进。
三地还将制定医师电子化注册方式,联合推进医师和护士在三地电子注册并共享信息,互认资质。
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介绍,去年北京市总诊疗人次为2.29亿,出院人次322.1万。数据显示,2014年外地患者占北京市三级医院门急诊诊疗总人数的34.6%,其中河北患者占全部外地进京患者的11.6%;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中,外地患者比例为32.6%。京津冀三地急需探索建立区域内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
为此,三地将在明年年底前,建立京津冀三地就诊预约渠道和转诊制度。利用三地优势,建立京津冀三地区域会诊中心,发展远程医疗和视讯系统,建立医学影像、检验结果共享中心。
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方面,三地将共同推动首都优质医疗资源由北京密集区域向外围转移,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鼓励有实力的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等方式合作,积极推动京津冀合作办医。鼓励优质社会力量兴办康复护理机构。
根据协议,三地还将开展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推动品种审核结果互认,探索三地资质审核互认,招标价格信息共享通报机制等。(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方芳)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