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将联手打造大数据走廊
中新北京网10月21日电 (记者 于立霄)中关村正在积极筹建以“中关村数据研发—张家口、承德数据存储—天津数据装备制造”为主线的京津冀大数据走廊。这是记者从今天举行的京津冀协调发展研讨会上获悉的。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在论坛上指出,中关村在大数据方面具有研发优势,天津具有制造优势,河北张家口、承德具有存储和计算优势,这恰好是一个走廊,三地要共建一批有特色产业基地,共同打造京津冀大数据走廊。
中关村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战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无疑为中关村地区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京津冀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著名高校、三分之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三分之二以上的院士都聚集在这个地区,应该说也是最具备率先实现创新发展的区域。
谈到当前阻碍京津冀发展的突出问题时,郭洪称,主要是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决定性发挥不充分,科技体制改革不到位、开放程度不高,阻碍了京津冀协同创新。此外,三地的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水平落差较大,区域功能定位不明确等也不利于三地形成高端产业和要素的有效协同。
郭洪称,区域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要统筹发挥好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金融和资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通过科学体制机制探索,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主体协同的新模式。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认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在几个关键和核心问题上实现重大突破:一是,构建强有力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领导体制,在协同机制上有重大突破;二是,加快以城际铁路为核心的交通一体化建设方面要有重大突破。
赵弘说,北京这座巨型城市要建立大容量、网络化密集的交通地铁系统。从城市格局来看,一般在15公里内,建设密集的地铁承载体系,15到30公里建设快速线路,30到70公里建设市郊铁路。
赵弘认为,目前,北京的地铁在世界各城市中是最大的,但与世界相比,差距最大的是市郊铁路,伦敦拥有3600公里市郊铁路,东京也有2000多公里,北京却基本没有。北京是属于市中心没有承载力,市郊没有带动力。
赵弘认为,北京要加强市郊铁路建设,把北京和河北的城市连接起来,这样一些资源才可以疏解出去;要在京津冀区域内建设若干个新一代卫星城,卫星城距离中心城30到70公里,部分在中心城就业者,可通过市郊铁路一小时到达。
他认为,建设的卫星城距离主城不能太近,太近无法完善服务体系,但也不能太远,因为太远没有吸引力,一定是在30到70公里,上班族车程一小时即可达到;在卫星城与中心城建设一站式大容量的市郊铁路,而卫星城的规模不能无限摊大,三、四十万人就可以了。
按照“优势互补、突出特色、市场主导的原则”,中关村与天津宝坻共同启动了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建设,目前已完成空间、产业规划的编制工作。与廊坊共建的固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已有10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
截至目前,中关村有476家企业在河北设立分支机构1029家,393家重点企业在天津设立503家分支机构。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