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双城”生活:跨省上班 出行方便
中新社石家庄6月25日电 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双城”生活:跨省上班 出行方便
中新社记者 陈林 崔涛 宋敏涛
和许多从北京到河北工作的人一样,肖红印也有两个不同归属地的手机号。他说,自2015年京津冀手机长途漫游费取消后,两个电话已分不那么清。
2015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北京现代新工厂落户河北沧州。奠基那天,从毕业后就进入顺义北京现代第一工厂的肖红印,和80多名同事一路南下,来到了他口中的“第二故乡”沧州。
这是肖红印第一次到沧州,“也第一次吃火锅鸡”。“要在这里新建一座现代化汽车工厂”的他们,开始过起了京、冀双城生活。从沧州到北京坐高铁不到一小时,肖红印说,这比他从平谷老家开车到北京城区还要快。
北京现代首次在京外建厂,项目加配套设施总投资120亿元人民币,年产能达整车30万台、发动机20万台。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河北引进落地最高质量、最大体量、最上档次的产业协同项目。
肖红印说,赶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时代,“趁着30岁还不太老”,他主动报名到沧州,觉得“这是人生的一种历练,也是机遇”。
2016年10月,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生产的首款车型VERNA下线并上市,肖红印也买了这样一辆“沧州造”的汽车,此前他还凑够首付在沧州买了房,把妻子和双胞胎女儿接了过来。
如今,他的一对女儿已在沧州上小学。天天能和家人在一起,让肖红印觉得心里很踏实。
从先行者到见证者,回望自己当初的选择,肖红印觉得,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支持下,他来这里干了很多原来没干过的工作,做出了一些成绩,“心里挺有成就感”。他也看到了附近的变化:企业带动当地就业,还逐步形成了配套产业链,让更多人富了起来。
与肖红印同一单位的赵雨田,则依旧过着每隔一至两周就回北京的双城生活。
赵雨田说,回北京的时候,有时同事间拼车,有时坐高铁,开车约3小时到顺义,高铁不到一小时到北京,“都挺方便,距离不再是问题”。
家住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的张雪娇也有同感。今年2月,北京市第5条和第6条京冀间的快速直达专线在大厂回族自治县开通后,在北京工作的她上班更为便捷。
截至2016年底,河北共打通、拓宽包括“断头路”“瓶颈路”在内的12条公路,共1400余公里。根据规划,2017年年底前,三地高速公路“断头路”将全部接通。区域间的公交也在不断开通、加密。
近年,通过“空铁联运”的方式经石家庄进(离)京也渐成规模,在成为北京人新出行方式的同时,还有效分流了北京的航空客流。
2012年底京广高铁全线开通后,石家庄机场开启了“空铁联运”服务。2013年至2016年,该机场空铁联运客流年均增幅38%,进出北京的旅客约占三成。河北机场管理集团日前透露,今年5月,石家庄机场空铁联运共运输旅客5.74万人次,同比增长79.4%,今年这一客流量预计将突破50万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