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标准化事业里程碑:打造竹藤国际标准范儿

27.04.2016  09:49

 

        中国竹藤事业的发展为全球生态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全球竹林面积约3100多万公顷,中国占比约20%;全球竹藤产业年产值约600亿美元,中国占比近50%。中国一贯致力竹藤事业创新发展的作为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而今,国际标准化组织将竹藤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立在中国,对中国委以重任,必将掀开国际竹藤领域发展的新篇章。
  
  
  这是中国大国力量彰显的又一次证明。明天,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将在中国举行,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
  
  
  这一事件不仅是林业科技能力在中国升华的一个注脚,更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引领竹藤科技事业发展的肯定与信任。同时,由于它是林业领域设在中国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也必将为中国林业尤其是中国竹藤事业的腾飞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消除贸易中技术壁垒的重要力量,竹藤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将有效破解制约竹藤产业发展的桎梏,破除因国际标准不同而形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为衡量进出口商品质量提供重要依据,为技术法规和评定程序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技术支撑,进而保护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推动国际贸易持续增长。
  
  
  可以看出,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在中国成立,加快了中国参与世界经济治理的铿锵步伐,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林业适应自己新角色、着力打造更有活力的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为中国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和国际经济秩序的建设者再添新砝码。
  
  
  当世界为困扰自身的种种问题寻求答案时,“中国不能缺席”已成为多国共识。中国主导竹藤国际标准化工作,是中国作为维护全球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负责任大国的具体体现,将有利于促进世界竹藤领域的技术进步,增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全球绿色化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竹林基地
  
  
  1
  
  
  国之较量 标准化关系世界经济竞争格局
  
  
  正所谓,“得标准者得天下”。
  
  
  当前,标准化已成为专利技术追求的最高体现形式,谁掌握了标准的制订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那么,标准是什么?标准化又意味着什么?
  
  
  国际标准化组织确定的概念是,标准是包含技术参数和其他精确准则的文件协议,作为通用规则、指导方针和特征定义,用以确保原材料、产品及加工服务适合它们的用途。对于竹材利用标准,则主要包括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测试标准、竹结构设计标准和竹产品加工设备标准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技术交流逐渐打破了原有的界线,形成全球范围的大生产和大流通,标准已然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国际标准成为国际贸易有效规则的一部分和产品质量仲裁的准则后,国际上的标准化组织和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为了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争取话语权,不断制定并实施标准化战略,使全球形成了一股标准化战略热潮。
  
  
  中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毫不示弱。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标准及国际标准化建设,在应对WTO规则的同时,已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将标准化发展提到了一定的战略高度,使标准成为推动产业进步和促进贸易的重要手段,并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国务院仅2015年就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年)》《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3个文件,提出了“加强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管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战略规划、政策和规则的制定,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逐步提高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比例”的要求。
  
  
  在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多国把林业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国家林业局积极作为,张建龙局长多次强调:“没有林业的标准化,就没有林业的现代化。林业标准化工作不仅是贯穿于林业改革发展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2015年,国家林业局为大力提高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专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特别针对在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突出贡献的竹藤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要积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优势的竹藤领域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
  
  
  目前,中国已发布林业国家标准431项,行业标准1452项,基本涵盖了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其中,中国现行关于竹藤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共计135项,包括国家标准32项、行业标准103项,现行的关于竹藤方面的地方标准还有163项。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林业技术标准体系,支撑了林业改革和发展,提升了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高性能竹地板
  
  
  2
  
  
  不懈努力 中国为制订竹藤国际标准奔走
  
  
  如果说,标准化是国力竞争的新常态。那么,适应新常态,就必须把握新要求、勇担新使命、谋求新作为。
  
  
  国家林业局和国家标准委对竹藤标准化工作有着高度的共识,认为它不仅影响着竹藤国际贸易规模,更影响着中国竹藤科技创新速度和“中国制造”质量等多方面问题。
  
  
  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竹产业协会会长、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国际竹藤中心主任江泽慧认为,如果能以中国竹藤标准为蓝本,建立一套世界各国认可的国际标准,不仅可以推动竹藤产业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蓬勃发展,还将推动建立全球竹藤贸易的最佳秩序。
  
  
  2014年年初,国际竹藤中心提出申请筹建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
  
  
  随即,国家林业局、国家标准委、国际竹藤组织联合成立了竹藤技术委员会筹建小组,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国际竹藤中心、国际竹藤组织、国家标准委国际合作部和农业食品部分工负责,并制定了工作进度表。
  
  
  在推动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的过程中,国家林业局张建龙局长、彭有冬副局长,国际竹藤中心江泽慧主任,国家标准委田世宏主任、于欣丽副主任等,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加快进程。
  
  
  与时间赛跑,中国一直在加速度。
  
  
  当年3月8日,江泽慧主持召开关于筹备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会议,讨论了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阐述了依托国际竹藤中心成立竹藤委员会的条件。
  
  
  3月26日,彭有冬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筹建工作。
  
  
  4月30日,于欣丽主持召开会议,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申报程序和要求等,研究并明确从技术和外交两个层面准备筹建工作。
  
  
  紧接着,6月5日、6月27日、7月15日、9月22日、10月21日……国家林业局和国家标准委一次次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成立竹藤技术委员会的提案及提案说明进行论证,再一次次修改提案内容。
  
  
  2015年3月10日,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长罗博·斯蒂尔应邀到访国际竹藤中心,对中国为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并就相关工作给予了指导。
  
  
  2015年5月28日,中国再次吸引了全球目光。当天,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管理局通过决议,批准了中国提出的成立竹藤技术委员会的提案。
  
  
  10月28日,国家标准委授权国际竹藤中心为竹藤技术委员会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承担秘书处日常管理工作。
  
  
  这是众望所归的结果。国际竹藤中心作为中国竹藤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机构,在竹藤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产业化研究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竹藤标准研究与制修订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10年来,中心主持制定和修订竹藤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30余项。
  
  
  同时,国际竹藤中心还有着丰富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经验。中心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的相关机构签署了双边合作协议,与国际竹藤组织及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科研院校相继合作,开展了诸多国际项目,并多次承办竹产品标准和认证国际研修班,完成了国际合作论文《竹质工程材料术语》……
  
  
  业界认为,将竹藤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国际竹藤中心是最佳选择。
  
  
  竹材建筑
  
  
  3
  
  
  全球瞩目 竹藤在可持续发展中地位突出
  
  
  中国分布着近601万公顷竹林,占全球竹林总面积的20%;竹藤产业产值超过300亿美元,占全球竹藤产业总产值的50%……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中国,与中国竹藤事业的国际地位息息相关。
  
  
  中国不只是中国。对全球而言,竹藤事业的发展同样举足轻重,它与全球15亿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提供竹藤术语、方法及主要产品的标准,为竹藤领域相关利益方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尤为迫切。
  
  
  熟悉竹藤国际贸易的人都知道,由于竹藤类产品国际标准的不同,主要竹藤消费国持续增设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产品市场准入门槛,在加大竹藤生产国相关企业出口负担的同时,也不断削弱了这些国家竹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可是,纵览全球竹藤资源分布可知,尽管其广泛分布于欧洲以外的各大陆,但主要却集中在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按地理分布,全球2200余万公顷竹林和广袤的棕榈藤主要分布在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尤其是亚洲“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
  
  
  同时,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中国、印度、菲律宾、巴西等70多个生产国,往往受制于欧盟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主要消费国,致使竹藤在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消除贫困和能源替代等方面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缺乏竹藤国际标准,对中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
  
  
  中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并已形成了由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到出口贸易,再到竹业生态旅游的颇具潜力和活力的新兴产业。全国约有1000多万人直接从事竹林培育、竹制品加工等生产经营。
  
  
  中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总人口的56%,在精准脱贫、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国家发展战略中,竹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林业局统计,2010年,中国竹产业产值为821亿元;2014年,中国竹产业产值便跃至1845亿元。在竹产业发达的县(市),其地方经济收入中竹产业的贡献占1/3以上。
  
  
  在浙江省安吉县,全县竹林面积7.2万公顷,竹产业从业人员4.5万人,竹产业为全县农民人均年增收超过70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近一半。在湖南省郴州市,全市竹林面积125万亩,毛竹立竹量2亿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之际,郴州市委、市政府在宣传册上写着,“我们拥有这样独特的资源优势,有望创建成为全国亚热带地区最具特色的国家森林城市”。
  
  
  通过种种事例可知,竹藤标准的制定,与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发展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拥有统一的竹材质量等级、竹产品等国际标准,不仅有利于指导农民培育竹材、生产竹材,进而提升竹材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也能够避免国际贸易中因语言不通而带来的困难和混乱。同时,作为林业大国,竹藤国际标准的推行,将在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中发挥突出作用,并在碳汇交易中实现新的突破。
  
  
  藤家具
  
  
  4
  
  
  创新突破 标准化助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俗话说得好,一滴水可以看见太阳。中国竹藤科技取得的硕果,只是中国林业科技事业的一个缩影。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司长胡章翠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转变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是破解林业发展难题的关键举措。只有加强林业科技创新,才能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引领未来林业的发展,才能大幅度提升中国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水平。
  
  
  中国自“十五”期间实施了第一个国家竹子攻关项目以来,国家对竹藤科研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经费逐年增加。目前,中国涉及竹子科学研究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院校超过50家,从事竹子研发的科研技术人员超过2000人。中国的竹类基因组测序、高效培育和精深加工等多项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
  
  
  尤其是近10年来,中国已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竹藤产品和专利技术超过450项,推广应用竹业实用技术超过250项。
  
  
  这一期间,中国完成了毛竹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这项技术填补了世界竹类基因组学研究的空白,标志着中国在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构建了竹藤种苗繁育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了竹藤资源工厂化、标准化育苗;提出了竹林养分精确管理技术,使竹林生产力提高了25%-30%;研发了全球首个新型生物基管道––竹缠绕复合管,可替代石化原料产品;开发了以原竹为基材,研发出制造大规格预应力竹材重组梁柱材制造技术;创新了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加速了传统竹产业的转型升级……
  
  
  其中,竹重组材技术的发展和竹缠绕压力复合管技术的创新,令全球瞩目。
  
  
  竹重组型材及其制造方法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这一方法首次将环保性好的热处理技术应用于竹材加工,开拓了大厚度尺寸竹结构材的加工新途径,使毛竹利用率超过了90%,极大限度地节约并代替了日渐减少的珍贵木材资源。竹缠绕复合压力管技术则完全颠覆了传统竹材仅限于板材制造的限制,充分利用了竹材弯曲延展性高、纵向力学性能优异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油气输送、腐蚀介质输送、海水输送、电信电缆等工程的诸多领域,或将引发竹产业的变革。
  
  
  荣誉的聚光灯下,国际竹藤中心被逐渐推到前台。近10年间,国际竹藤中心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林业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已经对我国竹藤标准体系、竹质结构工程材料标准体系框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正在参与制订国际商品共同基金(CFC)项目的“竹加工半成品”“竹席胶合板”“竹层积材”等标准。
  
  
  竹缠绕复合压力管
  
  
  5
  
  
  转型升级 标准是维系产品质量的生命线
  
  
  众所周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竞争的核心。
  
  
  国际标准化组织给出的“质量”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也就是说,所有产品必须在“一个模子中刻出来”,不能超过既定的误差值。
  
  
  可见,没有国际标准,竹藤产品的好坏只能唯使用者评价,势必会导致生产者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和不必要的损失。
  
  
  那么,涉及竹藤的国际标准又有哪些呢?
  
  
  当前,尽管国际上有大量的木材类国际标准,但却仅有3项与竹子相关的标准,而藤材相关国际标准还是一个空白。因木材类国际标准不能完全涵盖竹藤类,特别是竹材加工名词术语的定义和内涵尚不明确,故存在同名不同物、同物不同名、概念混淆等现象。
  
  
  如竹纤维、天然竹纤维和竹黏胶纤维等,都使用“竹纤维”一词,而竹纤维和竹黏胶纤维分别属于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若不加以明晰,极易造成贸易和检测纠纷,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追溯标准发展史可知,标准对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将其与国家产业投资政策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扶持和支持高新环保技术产业化以及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事实上,这正是当前“中国制造”升级的趋势。中国制造需要科技创新,亦离不开标准指导。
  
  
  李克强总理日前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会议明确,力争到2020年,使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从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这无疑将为中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提供强引擎、注入加速度。
  
  
  当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总产值已位列全球首位。最近两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已占全球的1/5,名列第一;在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体量上的大国。
  
  
  中国竹产业便是“中国制造”的重要生力军。在国家林业局的主导下,竹产业始终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全国竹产品已达10多类、近万个品种。中国的竹产业产值平均增长值已从1980年-2000年的每年6200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近286亿美元。
  
  
  然而,量的优势并不能代表产业的强势,其重要原因就是标准问题。综观全球,国际标准90%以上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中国仅占比1%。因此,中国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可见,通过标准引领产业方向,是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关键一环。由此可知,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立在中国,必将成为助推竹藤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砝码。
  
  
  竹编工艺品
  
  
  6
  
  
  任重道远 竹藤国际标准化亟须多国合作
  
  
  任何一项国际标准的制定都要历经不懈探索,竹藤国际标准制定也不例外。
  
  
  业界认为,竹藤标准的国际化将有力促进竹藤资源高效利用,减少木材消耗,对全球森林资源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要在实施国家标准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力争将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那么,新成立的竹藤技术委员将主要完成哪些工作呢?
  
  
  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竹藤中心常务副主任费本华介绍,当前将主要开展竹、藤和竹藤衍生材料及其应用的标准化工作,包括术语、分类、规范、测试方法和质量要求等标准制订,更好地为竹藤领域相关利益方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
  
  
  具体而言,就是全面总结世界各国竹藤领域的基础术语,完善该领域的基础标准;梳理各国竹藤领域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完善整合各领域通用方法,为各类组织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测试方法;结合全球竹藤产业发展现状和贸易需求实践,提出重要竹藤产品国际标准,指导全球企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和中小企业提高竹藤产品贸易流通能力,提升竹藤产品价值和竞争力,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
  
  
  江泽慧从国际合作的角度分析了在中国设立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她认为,有着国际竹藤组织这样的先天优势和平台,再有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双方携手必将开创新的未来。
  
  
  国际竹藤组织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致力于建立竹藤全球伙伴关系,促进和协调竹藤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开发、人员培训及技术合作交流,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的政府、私人和非营利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网络,为消除贫困、环境保护和全球合作等联合国千年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因此,尽管竹藤国际标准化之路任重道远,但前景十分光明。
  
  
  新成立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将在即将举行的第一次年会上研究委员会的战略工作计划,讨论组织机构。同时,与竹藤生产国、消费国、国际标准组织的各相关技术委员会、国际竹藤组织、国际热带木材组织等密切磋商,制定竹藤相关的国际标准。
  
  
  根据预期,竹藤技术委员会将尽快制订出全球认可的竹材、藤材物理、力学和化学组成测试方法标准,这将有利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竹种、藤种之间基础材性的比较,对于竹藤材的科学高效利用和相关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竹藤技术委员会也将关注竹地板、竹人造板、竹藤家具等大宗竹藤产品,以及竹、藤编制品、竹砧板、竹碗等特色产品的产品标准制订,为国际贸易便利化而努力。
  
  
  江泽慧对竹藤事业的未来很有信心,中国掌握了竹藤国际标准体系制定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中国占有全球竹藤产业的市场份额必然会大幅攀升,竹藤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必将随之提高。
  
  
  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一个个光辉灿烂的前景在向中国林业招手,一道道考题,也正等着中国林业回答。
  
  
  链接
  
  
  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ISO成立于1946年,成员包括162个会员国。中国于1978年加入ISO,在2008年10月的第31届国际化标准组织大会上,中国正式成为ISO的常任理事国。代表中国参加ISO的国家机构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SO负责目前绝大部分领域(包括军工、石油、船舶等垄断行业)的标准化活动,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消除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促进产品和服务的交换。
  
  
  ISO/TC 296的含义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TC296即ISO中第296个技术委员会,也就是竹藤技术委员会。例如,ISO/TC89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人造板技术委员会。
  
  
  ISO/TC 296现有成员国
  
  
  目前,ISO/TC 296成员国共有32个。包括12个参与国:中国、哥伦比亚、埃及、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牙买加、尼泊尔、尼日利亚、菲律宾。包括20个观察员国:阿根廷、奥地利、捷克、芬兰、加纳、伊朗、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波兰、葡萄牙、新加坡、南非、荷兰、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美国、越南。
  
  
  ISO/TC 296工作目标
  
  
  为竹材和藤材建立国际通行的术语标准体系,减少贸易和信息交流过程中的歧义和误解;建立起世界通用的竹材、藤材基础材性测试方法标准体系,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数据共享;建立大宗以及特色竹藤产品标准体系,促进主要竹藤产品的国际贸易,提高市场对于竹藤产品的认可度;制定出的ISO测试方法标准可以作为各国制定国家标准的基础和模板。
  
  
  ISO/TC 296工作范围
  
  
  市场上属于ISO/TC 296工作范围之内的对象包括竹竿、竹筒、竹条、竹篾、竹丝、藤条、藤皮,以及以上述材料为原料制造的纯竹、纯藤、竹藤混合,或者竹藤材料占主导地位的产品,包括竹地板、竹人造板、竹编制品、竹藤编制品、竹炭、竹藤工艺品和生活日用品、竹藤家具等。
  
  
  国际竹材现有标准
  
  
  竹子国际标准十分有限,2004年ISO发布有关竹材的标准有3项:ISO 22157-1(竹材·物理和机械性能测定 第1部分:要求)、ISO 22157-2(竹材·物理和机械性能测定 第2部分:实验室手册)、ISO 22156(竹结构设计)。
  
  
  中国竹子标准
  
  
  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现行关于竹藤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共计135项,其中国家标准32项(林业领域国标20项,其他领域国标12项),行业标准103项(林业行业标准56项,其他行业标准47项)。现行的关于竹藤方面的地方标准还有163项。竹材标准主要涉及竹地板、竹筷、竹席、竹胶合板、竹笋等产品类标准,以及竹材、力学性质、培育技术等基础性标准。
  
  
  国际竹藤组织(INBAR)
  
  
  国际竹藤组织简称INBAR,是1997年总部设在中国的第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目前拥有41个成员国,分布在非洲(18国)、亚洲(11国)、拉美(11国)、南太平洋(1国),并分别在印度、埃塞俄比亚、加纳和厄瓜多尔设立了区域办公室。
  
  
  本专题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国际竹藤中心主办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梅青 吴兆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