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习近平治国理政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
12月22日,“习近平治国理政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沈卫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付来与会并讲话,著名文史哲学者张立文、牟钟鉴、周桂钿、王贵元等10位专家从不同学理角度阐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执行院长刘元春主持研讨会。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再到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天下兼相爱则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用典”带来了一股传统文化热。今年8月,《光明日报》开设《温故》栏目,请文史大家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的用典,引发了读者的关注。本次研讨会,正是在这样的的背景下举办的。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付来在讲话中表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对世界上其他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研究体系,更有其特殊的终极关怀。作为学习型政党,善于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吸收、借鉴与创造性运用,始终是我党优良传统之一,只要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中华文明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无数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会成为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沈卫星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光明日报社和“温故”栏目,并在讲话中表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频繁引用古语、善于引用古语、贴切引用古语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语言反映着思维,也塑造着思维。古人说:“修辞立其诚。”通过研究习近平用语、用典的规律,可以窥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风向和密码,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张立文在研讨会中表示,中国对于治国理政的研究,著述很多。比如唐代的《群书治要》,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就一直很重视如何治国理政的。如何把中国古代思想现代化,习近平同志作出榜样。特别是他在三中全会提出来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作为时代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进行了非常精粹的阐述。研讨会中,张立文教授还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进行了重点阐述和建议。
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牟钟鉴在发言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名言引用非常广泛,经史子集,诸子百家,而且密切结合现实,充分显示了中华的智慧,刚柔相济。他认为,《光明日报》设置《温故》栏目,以醒目的方式向社会普及和传递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的中华名言,将中华智慧变成全民智慧,所以意义是重大的。 牟钟鉴教授表示,中华文明展示给人类的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模式或者一种信仰,更多的是向人类提供不同族群、不同文明相处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句子里很多和这个相关,比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这都是讲天下、讲共同体的。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虽大,好战必亡”,这些都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提供了中国的智慧。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桂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时曾专门讲过领导干部要学历史。中国的历史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因为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下来,文明没有中断,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比得上。中国一直有重视历史的传统,记载历史有两条原则,一个是善可为法,一个是恶可为鉴,实际上这两个一个经验,一个教训,概括起来都有教育意义,《史记》从黄帝写到汉朝,就是根据这个选择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政治家都应该学学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王贵元表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强调中国传统文化。2014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欧洲学院讲演时说,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我们已经有五千多年历史,我们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仍然在使用。显然习近平总书记把汉字作为一个我们传统文化的代表,汉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汉字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也能发现,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会阶段的需要。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于建福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为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所以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又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丰富的滋养。应该重视经典价值的传承,从经典当中找价值,找智慧,这是当前中国教育特别应该重视的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吴相洲强调,经典承载着国人的生活智慧,这里面有安身立命的智慧,有待人接物的智慧,有顺天应人的智慧。经典还有一个特点,它是深入人心的民族语言,是一个话语资源,执政者引经据典,就能够提升执政者执政的话语能力。所以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有着君子之德风。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朱万曙表示,这些有文采的经典名言能够增强政治话语的穿透力,这也是提升治国理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表示,中国的表达有中国特殊的方式。《左传》里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也就是说有征引的才能让人信服,实际上中国传统话语方式一直是这样。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思想的线索,既是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更体现了全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高度和广度。他同时提出,应该对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区分。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党委书记徐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经典的引用,使得传统文化鲜活起来,而且更具有大众属性,这种大众化的属性更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光明日报》社评论部主任蔡闯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副院长杨光斌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
蔡闯在总结中用“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对与会专家的研讨进行了高度评价,他同时表示,传播是媒体的职责,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建设中国特色和时代风貌的话语体系,是《光明日报》的任务。
杨光斌教授表示,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研究中要强调“中华文明基体论”这一概念。中华文明是一个基体,特定种族是华夏,在特定疆域以特定的语言汉字而形成一个共同信仰,是这样一个生命共同体。中华文明共同体要素可能很多,既要看到西方外来的影响,又要格外注重其内生性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