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南段御道贯通 金牌导游首讲中轴线的故事

29.09.2019  13:41

  中新网北京新闻9月28日电 (记者 于立霄)9月28日,在北京新修通的中轴线南段传统御道上,30多名游客和市民,津津有味地听着金牌导游员曹震讲述中轴线南段的故事,并跟随他游览中轴线南段沿线的旅游景点。这是北京导游首次以中轴线南段传统御道为主题进行讲解。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的生命线。北京城先有规划而后建城,中轴线就是这一规划的核心。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中写到:“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由于历史和各种原因,北京中轴线特别是中轴线南段没有恢复贯通。今年9月,在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推动和协调下,从珠市口到天桥之间的500米长的传统御道得以全面恢复,这意味着从正阳门到永定门之间、长达3公里的中轴线传统御道全线贯通,游客和市民可以从正阳门城楼,沿着这条青石铺就的传统御道,一路向南,经过前门大街、珠市口、天桥、天坛西门,直达永定门城楼。

  中轴线南段传统御道修复后,不仅中轴线显得更加完整,中轴线的文化内涵更加突出,甚至中轴线沿线的古代坛庙、历史建筑、旅游景点、文化资源都很好地串连起来,形成一条有丰富内容、很多故事的文化旅游探访线路。

  这次首次讲解中轴线南段故事的北京导游曹震为北京市导游协会导游员,今年在第四届全国导游大赛上获得全国金牌导游员的称号。

  当天,大家跟着金牌导游曹震的脚步,先后参观了珠市口基督教堂、天桥遗址、天桥艺术中心、天桥印象博物馆以及永定门公园、永定门城楼。

  位于中轴线南段传统御道中心的天桥,顾名思义,是只有天子才能走的桥。清朝末年以及民国期间,由于修路、建设电车等原因,天桥被拆掉,天桥就此消失,但天桥的名字还在。游客和市民现在看到的拱形天桥实际上是后来复建的。

  天桥地区是老北京市民文化的主要代表地。清朝初年实行旗民分居,汉人大量迁居天桥地区,导致南城人口大量增加,清同治、光绪年间,天桥地区出现了优秀的民间艺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天桥八怪”,被称为第一代“天桥八怪”,代表天桥地区数百名穷苦艺人的技艺精华,他们的表演,满足和丰富了当时广大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需要。民国初期,老天桥地区出现了第二代“天桥八怪”。解放以前,天桥地区又出现了第三代“天桥八怪”。

  过去天桥地区还是北京戏剧的集中地,大小戏园子很多,一般都被固定的戏班占用,有的专唱京剧,有的专唱评剧,今天的万盛剧场就是以前专唱评剧的万盛轩剧院。

  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大力实施“文化兴区”战略,建设了天桥演艺区。其中,天桥艺术中心占地1.65公顷,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分地下四层、地上三层,包括一个1600座大剧场、一个1000座中剧场、一个400座小剧场以及300座多功能剧场。

  天桥艺术中心自2015年开业至2019年8月,累计演出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剧目719部,3083场,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916场,总接待观众达到191.万人次,成为北京文化消费的新名片。

  随着中轴线南段传统御道的恢复贯通,以及中轴线南段两侧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下一步北京将进一步挖掘中轴线南段文化和旅游资源,让中轴线南段传统御道成为中外游客在京游览的新景点,成为本市市民健康休闲的新场所。(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