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释放丝路红利
中欧班列(重庆)首趟回程试验班列返渝。
李斌摄
【背景链接】
中欧班列(重庆)从重庆经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国门,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在沿线的德国、荷兰、比利时等12个国家,中欧班列(重庆)已经建立集结分拨点。全程跨越1.1万多公里,用时不到13天,比江海联运少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成本只有空运的1/5,大大降低了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成本。
“重庆开通第一班中欧班列的时候,现场操作员就我一个人。现在有11名操作员,还是忙不过来。”参与中欧班列(重庆)物流运输工作的王旭说,“以前就是运运笔记本电脑,谁知道会做成这么大”。
不只王旭,很多人都没想到,沉寂千年的古丝绸之路,会因为一条铁路被再度唤醒迸发生机。2011年3月,重庆发出第一班中欧班列,自此,这条大通道愈发繁忙。
“以前,我们把班列叫‘IT专列’,因为铁路上运输的货物主要是笔记本电脑。现在,各式各样的企业都想搭上这班车。”王旭说。上半年,中欧班列(重庆)铁路运输的IT货物数量有所上升,其他货物也已占到了货物总量的62%。“在公共班列开通后,全国各地特别是江浙沪等沿海城市的货物,也都希望通过中欧班列(重庆)二次转运。”
目前,开行班列已突破1000列,经重庆转口的货运量超过40%,出口班列的满载率超过90%。回程货物数量和种类也大大提升,包括欧洲的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日用品、化妆品等。
“地图上画条线把两点连一起,不难。但把这条线变成现实,不容易。”重庆市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说。
中欧班列(重庆)的开通和常态化运营,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五国六方”铁路联席会议制度确立,实现班列定站点、定线路、定车次、定时间、定价格;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和多国海关“一卡通”制启动,货物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程放行;货量和价格挂钩,价格优势明显并逐年下降……目前,中欧班列(重庆)已在中欧班列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