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围绕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九条楔形绿地
原标题:围绕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九条楔形绿地 将成为城市的“呼吸通道” 同时将城市与森林、山区连为一体 绿廊送风
680公顷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虎踞北京中轴线北端。人们熟知它是北京最大的城市公园,为千万市民提供了大片休憩空间,却不知它还有另一项重责大任。
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主体,巨大的北中轴楔形绿地正在形成。这块绿地向南直伸向北二环,向北一直绵延至燕山山脉脚下,与大杨山国家森林公园衔接。南北遥遥相距40公里,北宽南窄,呈不规则的楔形,像个绿色箭头,穿透钢筋水泥的森林直指城中心,故而得名楔形绿地。
楔形的尖端指向城市腹地,尾部则通往城外的郊野森林,这样的楔形绿地,也就成了连接城市中心区与市郊的廊道,能够促进城市内外空气的交换和流通,为城市送来徐徐清风,降尘除埃,缓解热岛效应。市园林绿化局规划处处长刘明星介绍说,楔形绿地生态学上的意义不可忽视,它不仅是输送新鲜空气的通道,还能加强城市内部和外围的自然联系,改善整体生态环境。
像北中轴这样的巨型楔形绿地,本市共筹划了九条,它们围绕中心城区,分布在四面八方,正逐条推进建设。
以顺时针为序,北中轴东边的是来广营楔形绿地,下一处则是沿机场路两侧放射而成的楔形绿地,再向南是围绕通惠河的楔形绿地,其下是城东南楔形绿地;继而转向西,又分别排列着凉水河、菜户营两块绿地;随后转向北,还有永定河引水渠一线及六郎庄两块。
九条绿楔,头均指向中心城,尾则蔓延出六环外,仅在六环内的总面积就达2565平方公里,占到北京整个平原面积的41%。
绿楔内部,不能建设高大建筑,可以有河流水面、耕地、园地,但“主角”还是森林,其整体覆盖率原则上不低于50%……
不建高大建筑,是为了给风留出一条进出京的坦途;以栽植树木为主体,相当于搭起了一层层空气“过滤网”。
绿楔内种的树,以树冠大、枝叶浓密,并且叶片表面比较粗糙的阔叶乔木为主,因为它们降尘效果好,能“吃土”。曾经有过测算,一株阔叶乔木平均一年的滞尘量达3.16公斤。
可大部分阔叶乔木冬季会落叶,因此还要搭配种植一些常绿的针叶树,如松树、柏树等,让它们在万物凋零又是大气颗粒物浓度偏高的时候发挥效力。
阔叶、针叶相互搭配之外,种法也大有讲究。本市山区常见满山满坡清一色的松树或柏树,即老百姓口中常说的“片儿林”。绿楔之内的林子与此不同,更强调生物的多样性,各种各样的树都要有,地被植物也要有,就像大自然自己孕育出的森林一样,故而名叫“近自然林”。
为营造出这种原生态的林子,本市在播种绿楔的过程中广泛推行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种植”,即上层是大乔木,中层是小乔木和灌木,下层是地被植物的种植形式。和纯草地或者纯树林相比,这种复层种植方式,绿量更大,景观更富有层次,并且在降尘、释氧、保水等方面能发挥更大的功效。
建设中的楔形绿地将逐渐发挥出城市风道的功能,帮助优化空气质量。绿楔穿起城市、森林、山区,形成一个有着勃勃生机的生态系统,不仅有助于城市气流的畅通,改善大气环境,更能从根本上提高一座城市的宜居水平,为城市的长久发展打下牢固的生态基础。(巩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