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靳诺:牢记使命抓住根本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28.05.2018  16:15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的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深刻阐释了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意义,讲话殷切勉励我们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是指导做好高校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牢记使命, 抓住根本,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将立德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大力抓好抓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以中国梦激励青春梦,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强化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青年学生自觉将个人奋斗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教育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教育学生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培养学生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学生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都能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立体化的长期任务。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引路人,要全面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社会是立德树人的软环境,要统筹协调、协同推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氛围。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整合学校、教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协同育人的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只有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指引,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引领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发展、为民族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师者,人之模范也。”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必须更加注重提高教师政治素质。要鼓励引导广大教师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贯穿到教育工作中去。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教书育人,不断增强使命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切实在实际工作中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任务,爱护学生,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受学生爱戴、社会尊敬的好教师。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必须更加注重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对我们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信息化发展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不仅学习学科专业新知识,还要学习教育教学新方法,掌握教育教学新技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必须更加注重提高教师育人水平。这是一个呼唤创新不断涌现的新时代,教育改革需要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的教师。今天的教师,既要能够推陈出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创新,善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下一代。要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礼记·文王世子》指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高校教师既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又是道德言行的引导者,要把立德树人转化为内心信念,把崇高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引导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高校要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完善师德建设制度规范,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推动教师队伍自觉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职责,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坚定崇高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宏观上讲,它涉及教育目的、教育思想、教育价值等根本问题,包括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队伍、教学评价等。人才培养体系是由这些相互关联的内容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其中最根本的是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对于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这个根本问题,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含糊和动摇。必须头脑清醒、态度鲜明,而且在行动上要自觉。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所在,党在高校中的领导则是这一优势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只有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等教育在从大国到强国的发展历程中,高等教育的作用地位将会发生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由更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基础支撑作用到支撑和引领并重。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需要高等教育做出应有贡献。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要面向国家和民族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这是历史的责任和时代的使命。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从学科发展的规律看,现代科学发展呈现出越来越综合化的趋势,同一学科群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联系,不同学科群之间也存在联系,科学研究是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发展的,最近25年,交叉性的合作研究获得诺贝尔奖项的比例已接近50%。科学发展趋势提醒和要求我们要加强学科交叉,以促进学科知识的融合创新。我们要始终强调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加强原创是提高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在重大科学问题上实现从跟踪到原始性创新的转变。

树立办学自信,在服务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伟业中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树立办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考察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成功的根源都在于遵循教育规律,面向本国实际和时代要求,在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和人类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与大学制度,体现了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自信。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学只有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才能够体现其发展目标和发展前景。也只有在为国家和民族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建立一个既满足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有光辉成就,也有曲折探索,从历史经验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立足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只有树立办学自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的办学道路、办学模式、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也只有形成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高等教育风采,贡献高等教育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丰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不同路径与不同选择,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有着光荣的传统和红色基因,我们更有责任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重要讲话和去年10月致我校80周年校庆贺信精神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树立坚定的办学自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努力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排头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中国人民大学的新贡献。

(作者靳诺,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原文刊于《中国高等教育》)

原文链接:

[中国高等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北大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靳诺:牢记使命抓住根本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