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赴南极游客增多 业界:正确引导普及
中新北京网4月3日电 (记者 杜燕)近年来中国前往南北极旅游的人逐年递增,且逐渐走向大众。不过,在满足个体追求刺激、探索未知的同时,南、北极游也面临着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业界认为国家有关部门之间应该加强合作、有序引导、规范管理已显得刻不容缓。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极旅游就已拉开帷幕,到本世纪初,南极旅游人数已经超过了科学考察人数。不过,长期以来,到南极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国游客到南极旅游的人迅速增多,且中国成为到南极旅游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
曾代表中国人首次亮相国际南极旅游从业者协会(IAATO)年会的极之美负责人周沫告诉记者,对于北极点而言,每年有不到200名中国游客可以抵达,增幅不大。对于南极半岛,中国游客数量明显递增,2010-2011年度人数共有614人;2011-2012年度增至1059人;2012-2013年度数量达到2188人;而2013-2014年度已经增加到3126人了。极之美,从2009年开始,截止2014年12月共组织完成了25次极地旅行,帮助1500多位国内外探险爱好者到达南北极地区,其中600余人抵达南北极点。
作为全人类共有的最大自然保护区,南极洲是迄今全世界唯一一个有着较为完备的国际条约与法律体系严格规制的地区。然而,有媒体曝出春节期间关于中国游客在南极旅游存在一些争议行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业界人士表示,目前为止,中国政府还未将南极洲列入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地,相关管理条例也尚未出台。“早几年,虽然行前会进行严格的规范培训,但游客确实还会有一些不当的行为,但经过这几年坚持的引导和普及,现在到南北极旅行的国内游客几乎都能做到守则。”
近年来,伴随南极游市场的日渐升温,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加入了南极游市场。业界人士认为,中国有关部门之间应该加强合作、有序引导、规范管理已显得刻不容缓。中国可参照国际南极旅游大国的管理模式,建立事先通报、环境评价、政府审批、事后提交总结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将南极洲作为中国公民一个特殊的旅游目的地纳入规范管理。同时,明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职责,明确旅游机构的责与权,明确游客保护南极环境的重要性,逐渐完善中国极地旅游市场的管理。(完) 【编辑:陈建】